第36章 开船 36(1 / 2)

再往后,就是皇后失去了最疼爱的儿子。

二皇子,就是因为长了一身痘,才走到这一步的。所有的大夫都被送进宫去了,半月过去了,也没有人能活下来。

这对皇后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到了最后,她更是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刘应年的身上。这是怎么回事?刘暄这个被宠坏了的孩子,才是最有意义的人吧?

而此时,刘应年也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有刘应年珠玉在前,她当然不会把目光放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刘暄身上,她要的是最好的。

甚至,皇后还专门去了一趟钦天监,给刘应年重新推算过一次,准确的说,是九个九。

而她,只想要最有前途的一个。

“可怜三弟啊。”刘暄哈哈一笑,丝毫没有后悔之意。

“等你走了,原本被大家看好的太子之位,就会落在我的身上。我要的,是父亲的希望,也是皇后的希望!”

“就我一个人!”

——

第二天。

刘应年领命而去。旨意当然是一片锦绣,刘应年怎么说也是一位得宠的亲王。

皇上册封他为云南总督,镇南大将军,看着威风八面,但实际上,他身边的人,也就刘应年千人而已。与这道旨意相比,他们的排场实在是太小了。

事实上,皇上一开始也打算让自己的儿子组建一支一万人的军队,这样才能保证他的安危。

不过刘应年还是礼貌的拒绝了。

一是因为天气不同,需要打一场持久战,而且京中的将士大多都是京城的人,难免有些不习惯。还不如直接带着一小部分人,到了云南,再招揽一些散兵游勇。

二是想要统领一支千军万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倒是个好主意,强大的军队才是战争的根本。但刘应年年小,地位高,似乎也没有带兵的经历。如果不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磨练,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斗,根本就无法掌控局面。

好不容易来到南诏国,结果人心不齐,一切都是徒劳。

与其如此,还不如先在云南驻扎下来,慢慢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士兵,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一是对这里的地理环境很了解,二是服从命令。

至于能不能打,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连影子都没有。不过,传达命令,传达命令,那是肯定的。刘应年现在最缺的就是一只手,就像是一只手,可以随意指挥。

而且,从长期来看,这些军人回到家乡,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巉岩绝岭,天梯之上,刘应年的道路,可以说是充满了危险。上者,六龙返阳,下者,回川,逆流而上。

无论山川如何变幻,但越是艰难困苦,刘应年便会变得更加渴望战斗。与天斗,与地争,才是最大的乐趣。与人争斗,本就是一件乐事,此次南方之行,刘应年怕是要将所有东西都收入囊中。

按照他们的计划,明天就是蜀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