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族学(1 / 2)

贾家族学,也称为“义学”,是贾家为族内子弟设立的私塾,由宁国公和荣国公创立,凡族中子侄及其亲属,均可入学读书,请不起老师的一些贾家穷人子弟,也可以在义学读书,甚至连姻亲的孩子都可以来。不但不收取学费,有时还发放学习用品,提供饭食,选聘年高有德之人作塾掌塾师。

办学费用主要取自于兴办者捐资购买祭田或学田,以地租养学,与家族的祭祀产业直接关联。这种祭田在主人犯罪被抄家的情况下也是不被抄没的,如果多置买祭祀祖茔的田产,搞好家塾教育,子孙就可能咸鱼翻身,家族就不至于一败涂地。

所谓的祭田,是指专门“备祭祀供给之费”,不能被典卖的,在族人获罪时,连“连官也不入”的一份家产。

古代以孝治理天下,尤其讲究敬畏祖先,因此,祭祀是非常重要的制度。而在我国古代宗族制度中,祭田更是一项特殊的财产。

《红楼梦》中第十三回,贾蓉之妻秦可卿在病危时,一魂渺渺,交代家事,其言语涉及贾氏家族田产时,有如下说:

“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於此。如此周流,又无竞争,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

这段话的意思,是秦可卿让王熙凤,趁着家业繁荣之际,在祖坟旁边多置办一些房屋田产,以此供应祭祀的费用。并且,她还提议,最好将家里的私塾也设置在此处,如此,不会有人眼红,更不会被典卖,日后若是犯了罪,其他的东西被官府收走,这些祭祀产业,是连官府都不能收缴的存在。

然而这学堂的师资状况和教育水平却难以让人恭维。先看看族学里的先生,贾家“代字辈贾代儒被举为塾掌,训课子弟,学识高低不说,职业操守很差,教育方式也不怎么样;被认为年高有德的贾代儒,实际上徒有虚名,他有事就走,安排孙子贾瑞管理学堂。

而这位代理班主任贾瑞很不着调,图便宜没行止,在学中经常勒索子弟们请他吃酒,毫无是非观念,还纵容学生生事。不管是谁,只要打点好他,干什么他都不管。

……

荣国府往家族族学的路上,贾环漫不经心地走着,一边思索着族学里的情况,身后跟着赵姨娘身边仅有的两名大将之一小吉祥,手里提着一个布包,里面正装着书和笔墨纸砚,正有些吃力地迈着小短腿跟在贾环的身后。

刚路过东跨院门口,却听见一道惊喜的声音:

“环哥儿,你的身子可大好了?”

话音未落,便已兴冲冲地跑至贾环身前,一拳怼在贾环瘦弱的肩膀上。

贾环嘴角微抽,知道来人是贾琮,贾府大老爷的庶出子,同样的一个小透明。

贾琮比贾环小一岁,身着淡褐色棉袄,身上没有太多的装饰物,比起贾环还略有不如,尽管只比贾环小一岁,但身材和贾环相比,却又小了不止一筹。

贾环虽说在贾府不被重视,但平时起码有个亲娘看护着,贾琮则是从小没了娘,由奶娘带大,又不受嫡母邢夫人重视,哥哥贾链和嫂子王熙凤早在大婚之后便搬出东跨院。

因此,同为贾府小透明,贾琮的日子相比较于贾环而言略显困难,甚至有时候在奶娘疏忽之下还得饿肚子,要不是偶尔能在赵姨娘院子里蹭吃蹭喝,说不得贾琮比现在还要瘦弱几分。

“今儿一早便大好了,你大爷的,劲这么大,没病也给你捶出一身病来!”

感受着有些麻木的肩膀,贾环仔细看了看贾琮瘦弱的身体,心里有些不太相信,伸手在他上肢捏了捏,和自己的瘦弱不同,竟然肌肉紧实,有些不爽地开口道。

贾琮嘿嘿一笑,并不在意贾环的笑骂,显然是早已习惯了,伸出手拿过小吉祥手中的布包,往肩上一挎便一起往族学那边走去。

贾环见状,对着小吉祥道:

“你送到这里罢,我去买…我和琮三爷一起去,也不用你跟着身边伺候。”

也怪不得赵姨娘心里不平衡,作为贾府中最受瞩目的贾宝玉,有袭人、媚人、麋月等八大贴身丫鬟,还有一众扫洒门屋的小丫鬟,加起来估计能有个二三十人;而同样作为贾政儿子的贾环,身边一个贴身丫鬟都没有且不说,连平日里伺候着的小丫鬟都是蹭赵姨娘的。虽说嫡庶有别,可这待遇相差的未免也太大了些。

小吉祥听到贾环吩咐,欢快的应了一声,随即一蹦一跳地往赵姨娘院子里跑去。毕竟,平常贾环去族学读书时,她还要在族学外边候着,一直到贾环下学才能一起回去,现在贾环竟然这么早就叫她回去了,赵姨娘那边事情不多,早点回去自然有更多空闲时间去找她的小伙伴们玩耍。

贾环看着撒欢了腿跑出去的小吉祥,笑着摇了摇头。虽然前世还未结婚,但也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和老一辈重男轻女的思想不同,贾环更喜欢的是女儿,毕竟,谁不想要一个乖乖的小棉袄呢?

跟上早已走在前头几步的贾琮,贾环有些好奇地问道:

“琮哥儿,你的奶娘今日又没来吗?”

说的是贾琮的奶娘,张婆子。

贾琮从小就没了娘,老爹贾赦又是个混不吝的性子,只顾自己高乐,从不管贾琮死活,而作为续弦的邢夫人就更不用说,只会一味的想法子讨好贾赦,虽说偶尔能关照下贾琮,但更多的时候还是和贾赦一样任其自生自灭。

张奶娘原本出自府外边穷苦人家,到了年纪便有媒人找上门,说给了贾赦跟前听用的一个李姓小管事,生下两个儿子,还没等两个儿子长大成人,小管事代表贾赦去城外的庄子上清点收益,路上遭遇劫匪抢掠。

虽说及时亮出了贾府这个对普通人家来说还算是有威慑力的招牌,但终究是个运气不好倒霉催的,被乱射的流矢所伤,回到贾府没多久就因病去世了。

可怜张奶娘两个儿子刚出生没多久就死了爹,虽说有贾赦给的补贴银子,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张奶娘寻思着好歹自家男人算是因公殉职,便找了路子求到邢夫人处,一边进府做些杂事,一边做了贾琮的奶娘。

邢夫人对此事自然是无可厚非,甚至有些求之不得。毕竟那会贾琮刚出生没多久,亲娘又没了,自然是由她这个嫡母来抚养。

按当下封建道德理论来讲,不管是嫡庶,都是由嫡母一起抚养的,但邢夫人自己都没有儿女傍身,又一心想着怎么讨好贾赦,哪有心思带个嗷嗷待哺的累赘?

有心将贾琮交给身边的丫鬟们照料,细想了下又觉得不太妥当:贾赦是个好色如命的,又是个混不吝的性子,自家身边几个陪嫁丫鬟怕是逃不了被贾赦宠爱,万一哪个有了身孕,生了不该有的心思,故意把贾琮给养夭折了,到时候贾赦怪罪下来,受罪的还是自己这个嫡母。

一边没有心思照料贾琮,一边又不放心交给别人照顾,这时候张奶娘毛遂自荐,加上她男人算是贾府里“根正苗红”的,又因贾府的事丢了性命,便顺水推舟,答应了下来。

张奶娘确实没得说,待贾琮比自家亲生儿子还要好上许多,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也都是先给贾琮吃用着。但终究还是不能只顾着贾琮而对两个亲生儿子不闻不问,因此有时候多少对贾琮有些疏忽,但终归还是个好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