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南下or北上59(1 / 2)

争吵声、怒吼声、叫骂声响彻了整个大明殿。

陆海军将领勋贵们之间的交流堪称“和谐”。

每当扯到军费的时候,海军和陆军之间势同水火的劲儿,就好像一对同父异母的兄弟,在争夺父亲的家产一样,势不两立。

当然,陆海之争放到不少国家来说,其实是正常现象。

比如说另一个时空的伪清,李鸿章主张海防,请求慈禧把钱花在海军上,可以把新疆这个烂地给丢了,而左宗棠主张塞防,当时新疆被中亚军阀阿古柏霸占,应该先把钱花在西征上,收复新疆(左宗棠搞过福建水师,然后被法国舰队一波带走)。

由于先帝朱慈烺对海军部已及海军的“偏爱”,导致功绩相对于陆军还是有些不够多的海军能分到将近一半的军费,随着海军的发展,军费愈发增加,影响到了陆军的发展。

在开眼看世界后,不少海军军官勋贵就想到了海外的世界,他们想到了与陆军不一样的扩张形式和路线。

因此,在对外扩张层面,海军部主张以海军为主,实行海洋扩张,而陆军部主张以陆军为主,实行大陆扩张。

当然,为了不让帝国的陆海军不因为诸多原因而彻底分裂,兵部也得以保留了下来,陆军部和海军部两部完全独立的后果可是不堪设想的。

另一个时空的倭国海陆军便是如此,海陆军分别由两个不同的政治集团主导,两个军种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导致纷争不断,连子弹的口径都要使用不同的,甚至还能发生海军炮轰陆军的牛事,严重削弱了当时的倭国的实力,倭国败亡的速度因而加快。

现在的大明第二帝国,不知道为什么,朱和圣在朝堂上看到了这样的影子。

当然,关于军费的议题,陆海军之间的将官勋贵们永远是吵不完的,因此,陆海军双方很快就提出了自己的战略,用以博取更多的军费。

海军部部长郑袭先捋直了自己苍白的胡须,然后对着一众陆海军将领勋摆摆手,先开口说道:“诸位,继续争吵下去对我们都没意义,不妨我们先说一下我们陆海两军的战略构想吧。”

“如何?”

听闻此言,整个朝堂暂时都安静了,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郑袭。

就连龙椅上的朱和圣都睁开了原本快要紧闭的双眼,也紧盯着郑袭。

只见郑袭藐视着陆军部的一众将官勋贵,提出来他蓄谋已久的想法。

“诸位,我们不要将目光局限于伪清!众所周知,在陆军同仁的努力下,伪清在江淮战事上大败,丧失数十万老兵,伪清一蹶不振,已经再无抵抗之力,伪清至少几十年都无法恢复过来,伪清现如今只得龟缩在中原和东北一带,不敢再度南下!”

“也就是说,伪清未来有好长一段时间都是半死不活的状态,那我们就没必要急着消灭伪清,我们可以先暂缓北伐伪清,不妨睁眼看世界!诸位,大明应该着眼于世界舞台!”

李定国越听越感到不对劲,这郑袭说得甚么混账话?现在帝国承平日久,伪清岌岌可危,只要准备完毕,就能继续北伐,一鼓作气消灭伪清。

“郑大人,你这话什么意思?北伐伪清之事不应该做好准备,曹刿论战想必你一定明白吧?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现如今,我大明北伐伪清亦是如此,口号喊了几十年,要是帝国不趁此良机北伐中原,不做出些什么,那不过几十年,北方的民众还对帝国有向心感吗?南方的民众还会一如既往支持我们北伐吗?我们已经不能再等了,再等伪清缓过气来该如何?”

紧接着,李定国又反问道:“难道?郑大人你有什么更好的战略不成?”

“不要急嘛,李大人,说不定你们也会心动的。”

郑袭笑着对李定国说道,看起来胸有成竹。

很快,郑袭就开始向朝堂的众人说起了他的大计划。

“现如今,帝国太小了,不仅相对于世界是如此,哪怕是跟汉唐相比也是如此,帝国的生存空间严重不足,众所周知,海外有着远比帝国还要庞大的领土,还有比帝国更肥沃的土地,更有着成千上万的免费劳动力。”

“陆军的同仁,你们可知道先帝说过什么话吗?”

“先帝曾言交趾占城稻能在交趾的土地上一年三熟,当时我们也是半信半疑,但根据我们海军海员的勘察和帝国情报机构的众多统计结果,先帝说的这句话是真的!交趾占城稻真的能在交趾的土地上一年三熟!”

“而像交趾这样能一年三熟的土地,还有缅甸、暹罗、高棉等一众小国,这些国家拥有者无数肥沃的土地,要是能够把这些土地纳入我大明的版图,那帝国的军费问题也能大大缓解。”

“而且,别说拿下这些国家,光是拿下交趾,帝国海军便能拥有一个接触西洋的跳板,帝国的土地能扩张到更大!”

这个时候,整个朝堂又陷入了沸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