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孙策问计,周叙教学48(1 / 2)

当孙策带兵包围庐江城后,当即阻断了庐江城与外界的联系,但是也并没有急着攻打。

将陆康困在庐江城后,孙策再让程普韩当二人去拿下庐江郡其他还有拿下诸县。

舒县也在其中。

不过由于孙策的特别嘱咐,程普很是默契的没有派兵驻守这里,只是在名义掌控了这里。

占据了庐江城外的所有地界后,孙策的势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总兵力过万,粮草也不缺少了。

与之相对的陆康,兵不过四千,还被围困在庐江城之中。

待到程普韩当占据其他地方后,便马上与孙策合兵一处,开始了最后的进攻。

这次,孙策准备的很充分,哪怕陆康拼命抵挡,也没能阻止城破被擒。

孙策没有杀陆康,而是将他囚禁了起来,但是还有的待遇还是有的,然后让人去袁术那里汇报了情况。

庐江城中,孙策很是高兴,占据了庐江,他就有资本秣兵历马,然后攻打江夏替孙坚了!

然而……

“袁公路欺人太甚!”

看到袁术的回信后,孙策气愤的将面前的案桌给掀了!

下面程普黄盖韩当三人的脸色也是十分气愤。

正如周叙所言那样,袁术并没有如承诺那样将孙策任命为庐江太守,而是让他返回寿春,由刘勋来接手庐江。

“伯符,这是我们拼命打下的地方,决不能就这样拱手相让啊!”

“就是,大不了我们直接就占据这个地方不走,老夫就不信他袁公路能怎么样!”

黄盖韩当两人都不愿意让出庐江,所以纷纷开口劝言。

一旁的程普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他也不愿意就这样放弃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庐江。

孙策又何尝愿意让出庐江,但是如果不听从袁术的号令,恐怕……

突然,孙策想到了周瑜和周叙,尤其是当初周叙断言,袁术一定不会遵守承诺。

“此事,容我考虑过后再说。”

随后孙策匆匆结束了这次会议,随后快马前往了舒县。

周府中。

“公瑾,小叙,这件事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孙策将事情告诉了周瑜和周叙两人。

周叙早就知道这个结果,所以并不意外,而周瑜则是沉思了一番。

“伯符,你当初就不该听袁术前来攻打庐江,为了攻打庐江你已经得罪不少人了。

现在要是再得罪袁术,恐怕他会派兵前来,而庐江当地的豪强和士族都不会支持你的。”

听到周瑜的回答,孙策有些不甘心的问道:“真的没有其他办法吗?”

周瑜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孙策见状也是沉默了,他带着自己父亲的本部兵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甚至亲自冲锋陷阵,才彻底拿下庐江,结果到头来弄得一场空,心里怎么也不是滋味!

这时,一旁的周叙开口了。

“伯符兄长,其实也不必如此,庐江不过一郡之地而已,周边还盘踞着诸多势力,如同无垠之水,为了这个地方与袁术交恶,实在不理想。

你如今依托袁术才能有所发展,若是贸然反抗实在是自断根基。

何不趁机扩充自己的本部兵马,积累自身的钱粮,袁术麾下能征善战者,并没有多少,他到时候必然还是要依靠兄长你的。

用袁术的钱粮,来扩充自身的实力,机会一到,自然会有更合适兄长你的地方。”

听到周叙的一番话,孙策心中的不甘消散了,眼中有了明朗之色。

是啊!

正如公瑾和小叙所言,仅凭一个刚刚经历战乱的庐江,怎么能够抵挡的了兵强马壮的袁术,还不如暂时回归袁术麾下,积蓄实力,以待时机!

想明白的孙策,一扫之前的苦闷之色,看着面前的周叙和周瑜,正色道:“公瑾,小叙,你们来帮我吧!”

孙策知道周叙和周瑜能力非凡,如今他身边只有程普三人,所以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

听到孙策的话,周瑜其实也有些心动,他与孙策的友谊早就根生地固,心中地位只比周叙低上些许。

然而没等周瑜回答,周叙就先来开了口:“伯符兄长,我们父亲新丧,如今还要守孝,所以现在恐怕不行,待到日后机会成熟之时,我和兄长定然会前来相助的!”

孙策闻言大喜:“好!那我等着小叙你和公瑾前来!”

有了周叙这句话,孙策一点也不担心周叙和周瑜不会前来,尤其是周瑜,孙策在周瑜心中的地位,又何尝不是周瑜在孙策心中的地位。

想通的孙策也没过多停留,当即就准备返回庐江城中,那里还在等着他做决断。

临别前,周叙突然想到了一点,然后对着孙策说道:

“伯符兄长,你带回的本部兵马不可过多,最好不要超过五千,这边的钱粮也尽量不要带回寿春,最好找个安全的地方存放起来,不要让人知晓!”

孙策听后愣了一下,但是很快就明白了周叙的意思,然后就对着周瑜和周叙两人拱手道别了。

待到孙策离开后,周瑜突然对周叙发问道:“小叙,你真的打算以后去帮助伯符嘛?”

周瑜心里还是愿意去帮孙策的,他犹豫只是担心周叙会不想去。

毕竟之前在荆州那边,周叙那边的关系都还不错,周瑜担心以后周叙会去荆州那边。

而荆州那边,黄祖又和孙策有杀父之仇,日后必然会对上,如果到时候周叙在荆州,万一和孙策对上了,周瑜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兄长,就凭你和伯符兄长的关系,以后你还不是会去帮他,我又怎么舍得跟兄长你分开呢?”

周叙故作无奈的摊了摊手。

如今这世上,周叙最亲的人就是周瑜了,他又怎么舍得跟周瑜分开,更何况两军对垒了。

而且,这年头找领导,肯定最好先关系近的,而且还要有能力的,要不然还不如自己当领导。

周叙心中合适的不过寥寥几人。

曹操那里竞争很大,而且被重用的大部分是曹家和夏侯家的人,其余的人,其实相差很大的。

先不说张辽张郃这类降将,就说一直跟着曹操的乐进这些人,战功赫赫,然而到死都比不过某个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的独眼大将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