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暗格藏宝!(1 / 2)

赵师傅正要回答姜岐的话。

忽然钳工车间里传来一阵喧嚣。

杨厂长,李副厂长,一大爷易中海领着全身孝服的棒梗与神色悲戚的秦淮茹走进车间。

另外还有街道上的王主任与治安局的几位同志。

“快看!”

“那就是贾东旭的爱人?”

“嘿!”

“贾东旭还当真是没福气!”

嗡嗡嗡的议论声再起。

姜岐看着人群中那些惋惜或羡慕甚至夹杂着几道不怀好意的目光。

觉得有些可惜。

正跟赵师傅说着话,他不好过去参与议论。

白白浪费了大堆情绪值。

而秦淮茹亲眼看见贾东旭出事现场,满地血迹触目惊心。

搂着棒梗哀哀哭了起来。

李副厂长轻轻咳嗽一声:“秦淮茹同志,节哀顺便。”

“相信组织,相信谠领导,一定会给工人遗孀做出妥善安排。”

他的目光落在梨花带雨的秦淮茹脸上,先是愣了愣。

随即微微闪烁了起来。

他的微表情变化并没有能够逃过姜岐洞察者之眼。

不由得眉头微皱,暗暗为秦淮茹担忧。

李副厂长擅长钻营,风评却是一般,背地里不清不楚的传言不少。

这年头的破鞋名声可是能压死人的……

尤其还是个刚刚丧夫的俏寡妇……

易中海低声安慰秦淮茹几句。

让一名女工先带秦淮茹去厂领导办公室休息。

李副厂长的目光,紧随秦淮茹离开。

治安局的几位同志,则是带着街道上的人逐一找昨晚加班的几名钳工了解情况。

“小七,这里没什么好看的,咱们走。”

赵师傅拍拍姜岐肩膀,带着小徒弟从人群里找到车间主任。

说了要请一天假。

车间主任见此时车间里人头攒动,沸反盈天,所有人都围着刚刚到来的杨厂长等人身边七嘴八舌。

完全不是能正式开工的样子。

爽快签字放行。

师徒两人出了钳工车间,赵师傅这才接着刚刚聋老太太的话题道:

“什么给红军送草鞋?”

“红军压根就没进过四九城!”

“还烈属呢,她哪里来的那么大脸!”

“就一街道上照顾的五保户!”

姜岐眨巴眨巴眼睛。

难道连聋老太太的烈属身份都是一大爷易中海为了祭炼功德至宝而编造出来的?

赵师傅将永久牌二八大杠从车棚里推出来。

“她的事,我岳父最清楚不过。”

“等哪天你碰见他,自己问问就好。”

说着拍拍后座让姜岐坐上去。

鸽子市在广安门外鸭子桥,几年前也算是四九城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如今德胜门外北小市,宣武门外西小市,崇文门外东小市,加上潘家园旧货市场。

在艰难岁月大洗礼下,日渐萧条。

倒是鸭子桥鸽子市还撑了下来。

姜岐今儿要去的地方就是这里。

赵师傅边骑车边道:“米市胡同你也别去了。”

“灯市口的棚铺刘就在鸭子桥鸽子市练摊儿,要什么跟他说一声就齐活。”

四九城里的纸糊冥器业这几年大半凋零,守不住铺面的不知凡几。

有转行的,有避祸远走高飞的,也有去鸽子市接点零散活计糊口的。

只不过都是在这一行经营日久的人,背后自然有自己的路子。

比如棚铺刘就是其中之一。

从东直门外红星轧钢厂到广安门外鸭子桥鸽子市骑自行车约莫半个多小时。

姜岐有些羡慕的看着赵师傅将永久牌二八大杠停在鸽子市外。

他能用积攒的情绪值兑换大黑十,却还没能抽到自行车票。

这年头的自行车票,手表票都是稀缺无比的票证。

拿着大黑十都没处淘换。

赵师傅见姜岐羡慕的眼光,笑了笑。

“等有了自行车票,我拿钱给你买一辆。”

“南锣鼓巷离东直门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天天两条腿走着也废鞋。”

姜岐满眼是笑。

“多谢师父,到时候算我借您的!”

“到时候再说!”

赵师傅哈哈大笑,跟姜岐走进鸽子市。

现在是上午。

最热闹的早市过了,人不算多。

赵师傅轻车熟路找到棚铺刘。

“老刘头,这是我小徒弟,带来给你做点生意。”

棚铺刘连忙起身递上两根三毛五一包的大前门。

“赵哥,您抽着。”

赵师傅接过大前门点上。

姜岐却连连摇头:“多谢您,我不会这个。”

前世他是个猝死社畜,压力上来也会抽上一根半根。

重生后,正赶上岁月艰难,又才拿十八块学徒工资。

哪里还能抽得起香烟?

自然而然也就戒了。

棚铺刘递了烟才问道:“今儿要点什么?”

姜岐道:“要半匹黑纱,一匹白布,五斤纸钱,四对香烛,还有一盏长明灯。”

棚铺刘下死劲看了姜岐一眼。

“霍!还是个大户人家!”

“不是我吹牛批!”

“这成匹的黑纱白布除了我这,整个鸽子市您都旋磨不出来!”

赵师傅瞪了他一眼。

“别贫,直说多少钱完事!”

两人看着关系不错,赵师傅说话极其随意。

棚铺刘笑道:“别介,看在您面儿上,也不能多收了不是?”

“这么着,拢共算您两张儿!”

两张儿是老四九城土话,就是两张大黑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