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诗行藏名29(1 / 2)

高宝打开依依她们带来的救生包,取出药膏,帮拐子敷上;包扎停当,把他抱在早餐店的长椅上躺下。

他取出铁券丹书,翻看回乡帖,里面一个名字也没有,左翻右瞧,只看见许多诗,其中第一首写道:

“王子皇孙辞帝宫,一娘圣旨传远东,诺言识得春风面,更待来年桃李红。”

他读了几遍,不解其意,冥思苦想之后,突然喜上心来,笑道:“他叫王一诺。”云遮星讶异了:“你怎么知道?”高宝叫她读诗,她来回走着,郎朗而读。

高宝指着诗:“你读前三句的第一个字,‘王子皇孙’,‘一娘’,‘诺言’,连起来念——”云遮星连起来念了:“王一诺!——”

原来,这是首藏头诗。

高宝拿出纸笔,写了一张回乡帖:

“挚邀王一诺先生于农历乙卯年(1915年)8月15日中秋日,参加京都太乙山英雄大会。另附上一娘圣旨:

“茫茫大地,朗朗乾坤。东王殿自建以来,凡五百年矣。自来香火茂盛,信客如云。一娘仙士庇佑南华大地物华天宝,天下太清。然自毁道路以来,路基垫高,水塞道淤,水流不淌。又有,铁尺走失,孽龙横行,危害乡里,每逢淫水来临,天崩地坼,洪水映天;尸殍遍野,生灵涂炭。或流落佗罗国者,总计百余人,彼等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今遣高宝,志士仁人。使陀罗,籍难民,招游卒。使归故里,落叶归根。切不可节外生事,横生杀戮。此旨,南华一娘仙士。”

云遮星接过回乡帖,看了看,百思不解:“谁是东王?”

高宝道:“古艾县有一条秀水河,发源于汨罗江。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罗已死,他的遗体被一条扁担长的鲤鱼背负着,一直流落到秀水河的南皋,被当地村民发现,安葬于太山脚下,还建了一座殿,因屈原写过《九歌·东皇太一》,此殿取名为‘东皇殿’,后改名‘东王殿’。”

云遮星又问:“那一娘呢?”

“屈原有个女儿,名叫屈英,后寻父至南皋,民间流传‘一娘居住三江口’,死后与父合葬,受百姓供奉。”

“铁尺又是什么?”

高宝道:'铁尺其实就是一把木匠用的‘五尺’,此尺五尺长,是铁制的。相传鲁班南渡经过东王殿,当时正值孽龙反天,洪水肆虐,鲁班丢“五尺”镇魔,从此南皋风调雨顺。后来,‘五尺’被人盗走,孽龙横行,南皋又经常洪水盈天。”

云遮星把回乡帖塞在拐子口袋里;接着,一行三人向北方逶迤而去。

由于要带个活木和一个“妖怪”,云遮星只好抄小路,有时甚至是昼伏夜行,风餐露宿。这样走了二十多天,只见眼前重峦叠峰,山高谷深,绵延数里。

云遮星拿出地图,指着它:“这里就是兰茂郡。”兰茂郡西高东底,属于高原地形。高宝这时才知道他们已经离开了松涛郡,来到了佗罗国中南方的兰茂郡。

二十多天没有正经的吃顿饱饭,依依很饿,嚷着:“饿,好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