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封,封存的记忆2 74(1 / 2)

第二天,太阳公公从东边升起了,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房间内,唤醒了沉睡的大地。晨雾缭绕,微风轻拂,一片宁静。恰巧周菀钰也刚洗漱完下了楼,身后还跟着打着哈切的徐子真,一同来到了徐兰苑身旁。

徐兰苑把洗好的桃花拿出来,准备开始晾桃花粮。她拿起一朵桃花,轻轻地抖落上面的水珠,然后细心地挂在绳子上。周菀钰和徐子真也跟着学,大家一边晾晒桃花,一边聊天。

周菀钰说:“晾桃花粮可是个技术活,要晾得均匀,不能让花朵变形。”

徐子真笑着问:“那我们要怎么晾呢?”

徐兰苑耐心地解释:“首先要挑选新鲜、完整的桃花,然后用线穿过花蕊,挂在绳子上。晾晒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花朵相互挤压。最后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晒上一两天即可。”

正说着,德瑄和太后回到了宫中。他们昨夜打麻将打得都很晚,但仍然精神抖擞。德瑄一边整理公务,一边询问晾桃花粮的进展。周菀钰等人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徐兰苑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满意地点点头。他拿起一朵晾好的桃花,仔细观察,然后说:“晾桃花粮不仅要讲究技巧,还要注重时机。天气晴朗时晾晒效果最佳,阴雨天气就要延后。”

雪礼也加入了晾桃花粮的行列,她用细致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挂着每一朵桃花。她笑着说:“这桃花粮可是咱们清溪阁中的宝贝,要好好珍惜。”

晾桃花粮的过程中,周菀钰等人还学会了如何辨别桃花的品种、挑选优质的花朵等技巧。她们互相交流心得,欢声笑语不断。

最后,晾好的桃花粮被封存进罐子里,放入地下室保存。周菀钰等人成就感满满,纷纷感慨:“这桃花粮真是来之不易啊!”

周菀钰和徐兰苑看着大家辛勤付出的成果,也非常高兴。他们决定举办一场桃花宴,庆祝桃花粮的丰收。

夜幕像一幅巨大的墨色帷幕,缓缓覆盖了大地。在这样一个宁静而神秘的时刻,清溪阁——一个素以雅致著称的私家园林——中,灯火通明,宛如夜空中的明星。光与影在这里交织,将园林的每一个角落都映照得如同白昼。

清溪阁中,一场名为“桃花宴”的盛大宴会正在进行。宴会厅内,一排排精致的石桌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美食佳肴。每一道菜都是大厨们精心烹制,色香味俱佳,令人垂涎欲滴。新鲜的鱼脍、嫩滑的羊糕、香脆的油爆虾,还有那用桃花花瓣精心制作的甜点,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诱惑。

前院里,周菀钰等人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人们在美食与佳酿的陪伴下,畅谈着各自的见闻和心得。这是一个属于他们的夜晚,一个分享与欢乐的夜晚。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周菀柔和徐兰苑这两位女性。她们是今晚宴会的主持者,也是这场盛宴背后的策划者。她们穿梭在人群之间,亲自为每一位来宾斟酒,感谢他们为桃花粮项目所做出的贡献。

“感谢各位的到来,是你们的空闲时间,让桃花粮项目有了今天的成就。”周菀柔声音甜美,却又不失坚定,“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携手,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她的言语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共鸣,掌声和赞同声此起彼伏。

徐兰苑则以更加细腻的方式表达着感谢:“每一粒粮食,都承载着我们的希望和爱心。在这里,我代表所有的受助者,向大家致以最深的敬意。”

随着晚宴的进行,气氛越发热烈。人们在美食与音乐的陪伴下,忘却了日常的烦恼和压力,完全沉浸在这个充满喜悦和感恩的夜晚。

夜深了,宴会渐进尾声。邻居们带着满足和愉快的心情离去,而清溪阁中,那些温馨的灯火依旧在夜色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爱与希望的故事。

这个夜晚,不仅是一场桃花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周菀钰一家感受到了团结与温暖,也让人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希望。而周菀柔和徐兰苑的付出,无疑成为了这个夜晚最美丽的风景线。

周菀钰举杯感慨:“这桃花粮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更要感恩。”

徐兰苑微笑着说:“是啊,这桃花粮凝聚了大家的心血,一定要好好珍惜。”

徐子真提议:“今后每年都要举行桃花宴,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这美味的桃花粮。”

大家纷纷附和,欢声笑语更加热烈。这一夜,清溪阁充满了欢乐和温暖,仿佛回到了曾经的辉煌岁月。

而那晾晒好的桃花粮,也成为了清溪阁中珍贵的回忆,见证了大家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过程。每当桃花粮开启,都会让人想起那段美好的时光,心中充满感激和温暖。

夜幕低垂,众人终于在忙碌了一个下午之后,小心翼翼地将那些封存了春天气息的桃花陶罐放入了地下室。这一刻,周菀钰站起身来,她抱起了一个陶罐,目光停留在那些封好的桃花上,转身问向旁边的徐兰苑:“它就叫桃花晾嘛?这个名字似乎不太好听,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吧。” 徐兰苑思考了一会儿,微笑着回答道:“就叫桃花封吧。这个名字既体现了我们的工作,也寓意着春天的封存,你觉得如何?”

周菀钰闻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桃花封,这个名字确实不错,感觉充满了诗意。”

此时,其他人都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