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教育强国52(2 / 2)

“自然是认真的。”

“好吧……就算你逗我玩也没事,就当是我昨天骂你的道歉了。”

“九年制义务教育是我国自198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施行教育制度,在2006年通过法案修订中规定,凡具有我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适龄儿童入学开始,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加起来合为九年,所以称作‘九年义务教育’,高中与大学不包含在内……”

嬴政没有打断李安,看得聚精会神。

古代自然也是有学校的,不提明清后大家耳熟能详的私塾,太学国子监之类。

华夏最早可考据的学习从夏朝开始就已经存在了。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礼记·学记》记载:“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春秋之后最出名的学校大概就是稷下学宫了,这样一所半公半私性质的学校是春秋时期全天下最高等级的学府,鼎鼎大名。

春秋战国之后礼崩乐坏,教育体系也基本被破坏殆尽。

所谓“天子失宫,学在四夷”。

直到汉朝之后,武帝时期太学建立,被破坏殆尽的官学体制才得以重新修复。

至于此刻秦朝的教育嘛……不能说一点没有,也只能说看不到啥影子。

贵族公卿家中自然有请的塾师单独教导,而底层民众是没啥受教育的机会的。

秦朝搞的“以吏为师”那一套法子,实质上打击了春秋战国时期民间发展的私学,是教育制度的倒退。

李安没有糊弄,将九年义务教育解释地十分详尽,时不时还切出后台到浏览器里寻找补充。

嬴政耐着性子看到一半,终于还是忍不住发出疑问:“为什么国家要花费这么多钱财在平民的教育上?黔首百姓读书能有什么用?这么多钱为何不用来修筑基础建设,或是花在军队里?”

在他看来,国家的底层庶民让他们懂得点法律知识就够了。

教育那些底层人有什么用?既花费钱粮,也看不到什么收益,底层庶民懂得越多,反而越不利于国家统治,使内耗加剧。

他认为大秦的教育制度就很完美。

底层乡村有秦吏,三老掌管教化,县有县衙,郡有郡守。

大家各司其职,各掌其事。

若这样的制度不被破坏,就算运转个千万年也不会发生问题。

看到嬴正发来的消息,李安脸色一正,批评道:

“老哥怎么能这么说呢?教育是国之大计,是国家强盛的基石,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一个能让全民受教育的国家不一定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但一个强大的国家一定是一个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国家!”

嬴政隔着屏幕也能体会到两千年后那个名为李安的青年话里的严肃性。

“我用德国举个例子吧,不知道老哥清不清楚德国的历史。在近代史上,德国能从欧洲一介落后的二三流农业国,华丽转变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列强之一,甚至在挑起两次世界大战后,仍然能够以极快的速度恢复过来,靠的就是强大的基础教育体系!”

“在1871年,德国的全国识字率就高达百分之八十七,至1890年文盲率已降至百分之0.5。二战前,诺贝尔科学奖合计128人,德国就有38人,占了三分之一还多,比美英加起来还多!”

“而扶桑,那个弹丸之地的小国,为何敢对我华夏发动战争,还将我华夏打得节节败退?同样是因为扶桑在二战前识字率就已经超过百分之九十,建立起了工业体系,我泱泱华夏才败的一塌涂地。”

“而至今日,我国刚建国时识字率还不足百分之二十,而在国家的大力发展下,到七十年代末,青少年识字率已达百分之九十四,每年有初中毕业生一千五百万人以上,高中毕业生五百万人以上。”

“正因为有这么多有文化程度组成的人的生产大军,才让我国得以在后面几十年经济腾飞,他们是国家的基础,是经济腾飞的根基!”

“如今的时代是人才的时代,网上有人讨论说华夏能发展到今天是因为人口红利,但一个全是胎教学历的人组成的国家是没有未来的,只有受过教育的人口才是工业化人口,才能带来切实的工业产出。否则便不是人口红利,而是人口负担。比如我们的邻居,巴拉特国同样是一个人口超十亿的人口大国,为何我们和他们同步发展至今,他们从一开始状况比我们还好,发展到现在却仍然没什么改变呢?不正是因为他们国家的基础教育做的一塌糊涂吗?”

“老哥你的思想觉悟还是得赶紧提升起来啊,别在网上瞎看什么‘读书无用’之类的言论。我不知道你这么大的岁数有没有成家立业,如果有了孩子的话可千万别给他们传输这样的思想。我不知道你们那儿什么情况会连小学都没有,实在不行的话我可以帮你联系一些福利教育机构,可以把孩子送到这些学校里学习。”

李安劝道,在他想来,嬴正都四十多了,还窝在山村里,应该就是那种不通世事的村民,这样的人在他看来已经废了。

但他废了可不能让他的儿女也受到他的影响啊。

李安自觉还是蛮有正义感的青年,可不能让祖国的未来的两朵鲜花就这么毁在了愚昧的父母手中。

“如果担心学费的话没有必要,福利教育机构都是国家补贴,免学费的,你如果放心我的话,我可以帮你照顾孩子。”

李安的透露着大学生的愚蠢与天真,谁敢把自家孩子交给一个在网上刚认识还不到一天的人的?

但他确实是想要帮助嬴正。

你还想帮我照顾孩子?

嬴政嘴角抽了抽,按照李安自报的年龄,他的孩子里,年纪最大的扶苏都已经比李安还大了。

而且就算他想把孩子给李安照顾,李安也没法带走啊!

“不必了,我这里虽然没有小学,但我家中也请了老师教导。”

嬴政回复道。

“啊?你们那儿没有学校又怎么会有老师呢?”

这下轮到李安懵逼了,但他很快就脑补道:“哦,你应该说的是支教的老师吧?如果有支教的老师,那老师讲课的地方就叫小学吧?”

不过很快李安又皱起了眉,咸阳与西安隔得这么近,哪儿有什么穷的需要支教的村子?

在与嬴正继续聊着的同时,他切换页面,在“缺德地图”上搜索咸阳附近哪儿有个叫秦家村的村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