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永不消逝的电波343(1 / 2)

何木兰始终不同意向重庆发报,但是特高科有的是办法通知何希龄。

即使特高科不通知,华东城工部也在想办法营救。

重庆何家

何希龄万念俱灰,特高科的条件是他宣布支持汪伪政府。即使他人在重庆,这种令他身败名裂的方式主要目的就在于阻止他在后方维持国民党重庆央行的运转。

可是一边是女儿,一边是处于崩溃边缘的国民政府经济,让他如何选择。

叶霆楷不知如何劝老友,沙发上还有一位老熟人——唐海生。

何希龄站了起来,声调铿锵有力:“1928年,我在美国虽然经济大萧条,可作为哈佛的客座教授,莫说与中国人比,与一般的美国人比,生活也是可以的。宋先生写信请我回国,说是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要我回来筹建央行,恢复国民经济。”

叶霆楷:“其沧。”他喊的是他的字。

何希龄还是那个语速未停:“我放弃了美国的花园洋房带着唯一的女儿回来了。我没有向政府提任何要求,一心为国民政府搞金融,赚了多少钱,你们可以去翻中央银行的账簿,国民政府又给了我多少钱,你们可以去查我的收入。“八一三”上海沦陷时,你,唐将军十万火急要我把金库的黄金、白银、外汇运到后方,连船都是我向民生公司卢作孚先生借的。为了载重量,木兰她没有上来.......”

何希龄接着说:“唐将军,你帮我问问委员长,他是总裁,也是父亲,请他教教我,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会怎么办?!”

唐海生:“何老,我们都明白,可是汪伪的意思也很明白,您若是答应了便不再适合再担任国民政府央行行长的位置了。这正中他们的奸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