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生意(1 / 2)

直到确认了唐璧在鸦片案中的利益诉求,林秋离才算相信起了面前之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那些把利益放在台面上的人是她可以交易的;她讨厌那些满嘴理想之人,理想是这个世界上最昂贵的东西,当对方与她谈论理想的时候她明白对方的意思是“我的价码你付不起”。她曾把数个高谈阔论的理想家送进大牢,让他们对狱卒和刽子手说那些浑话去。

秦慕礼品起了咖啡,越族在茶山路栽种的咖啡也曾让她尝过,却远不如唐璧这里的咖啡风味浓郁。是豆子的原因?还是烘焙技术的区别?

唐璧见秦慕礼对他的咖啡颇有兴趣便顺着咖啡的话题攀谈起来,他坦率的告知了秦慕礼他从远洋商人那里进口咖啡豆的价格,那价格让秦慕礼颇感惊讶——即使是普通的咖啡豆也赶上春天新茶的价格。

“百一十文一斤……我问过远洋商人他们在海外采购的价格大约四十文一斤,算上沿途的损耗、运费、船险、人员开支,一斤豆子也挣不了三十文钱。”

即便越族掌控的产业主要是南方的内河贸易,但同东海远洋船的商人也有不少来往。

虽说秦慕礼是军人,可赋闲于溦京之后她连摸刀枪的机会也没有,所幸对她来说学着做生意并不难——战争靠的不是统帅的武艺和谋略,而是把资源和国力动员为战斗力的能力,经商和打仗在这方面也是相通的。

她靠着北伐时的声誉和在退伍士兵中的威望拉起了几支工程队和车队,靠接了几个修缮建设工程和往北境运输货物而赚到了第一桶金;随后又凭借其声望成立了在溦京的越族商会,虽然越族的产业大多并不是她的,可是她的话在整个溦京越商中都有不小的影响力。

“远洋商人的咖啡太贵,供货时间也会因为海上风浪洋流而不稳定……所以我倒是更愿意同越族的咖啡农合作,”唐璧笑道,“京城里开的咖啡店主大多都与我相熟,有我们帮助越族咖啡一定可以很快取代海外咖啡在溦京的市场地位。”

“八十文一斤。”秦慕礼给出了报价,而这个价格让唐璧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越族女人心够黑的啊!

这句话被他伴随着咖啡一同吞进肚子里,转而表现出的又是那副商业微笑。

“据鄙人所知,越族商人采购的价格应该不到二十文一斤?”他试探性的问道,秦慕礼也很坦率地点了点头。

“内河运费比远洋运输便宜许多,还不需要像远洋船那样冒着船毁人亡的危险……他们一斤都挣不到三十文,您这一斤挣快五十文了吧?”

“挣多挣少那是我们的事,唐老板只管觉得值不值这个价就行了,”秦慕礼笑道,“我开价八十文不是因为采购的成本便宜,而是越族现在种植出咖啡的品相风味确实不如海外的豆子。”

“可要是再便宜一些,我保证可以把海外咖啡彻底挤出溦京市场……”

“哈哈哈哈哈哈——”秦慕礼发出一阵在场几人无法理解的大笑。

“我为什么要把他们挤出溦京?”

她虽然是越族商会的会长,却从不与其他越族商人争利,她名下的产业仍旧只有几个车队和施工队而已。她在战场上学会了元帅不与将军争功劳,将军不与士卒抢人头的道理,都是出来挣钱的没必要断人财路。

远洋船队的不少商人做生意都背了债,如果他们倾尽资金购置的货源滞销他们就可能破产,借钱给他们的债主则收不回钱,远洋船船东会因为远航需求减少而挣不到运费,东华的海关也会因此少了一笔关税来源,这利益受损的所有人都会把恨记在挤走远洋商人的越族商人头上,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得罪那么多人在秦慕礼看来是不明智的。

八十文的越族咖啡让风味更好但价格更昂贵的海外咖啡仍能有销路,远洋商人也会因为国内廉价咖啡的出现而逐步减少海外咖啡进口并挑选其他舶来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回笼资金,在那之后越族咖啡的价格也会逐步下降;远洋商人带回来的新产品也会被越族商人充分研究如何在本土种植和制作。

表面上越族商人和远洋商人是竞争关系,可在秦慕礼眼里都以赚钱为目的,若是互利互惠岂不更好。

“你或许也可以从一些小商人那边买到更便宜的咖啡,但你若是相信我在越族商人里的影响力,你就应该知道能给你稳定出货的大商户的报价就是我给你的报价。”秦慕礼最后颇有自信的说道,唐璧也摆了摆手表示服输。

“稍微再便宜些呢?就十文……不然五文也行?”

“行啦唐老板,你专程让秋离带我过来,想必不只是要聊买卖这么简单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