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皇帝的爵位,不如茅厕里的手纸47(1 / 2)

曹化淳回头笑呵呵道:“老太君见谅,今日大封,本不想惊动那么多人,故此也没有请几个人。大王方才说,老太君哪怕不算与国同休那也是年迈长者,可同去观礼。”

贾母知道,这是对贾赦的嘉奖。

昨日贾赦揪住了几个试图从通政司捞好处的,有的还是四王八公的后人,他是没客气,也没敢存私心,算是秉公处置。

这才有了今日的恩典。

不过,宁国府一个诰命赏赐,贾母并不动心。

她知道随着王家王子腾倒台,至少离开权力中枢,贾家要交出什么。

于是命贾政:“你带着他两个,哪个敢乱来,族谱不容。”

自带着三个诰命——还有个暂且没有诰命服装,但既然有了口谕那便也去。

几个人陪着曹化淳,跟在车子后面慢慢地走,贾母试探着问道:“曹公公,大王大封,再住别院恐怕不妥,今早上老身与小子们商议,愿分出东西两府合并个院子,不知宫中允准么?”

曹化淳也拿不准,走了一段路说道:“大王不喜奢侈无度,何况将来要开府必定在北都,只怕是不用麻烦了。何况,这般巧取豪夺者,岂能是武烈敦煌郡王?”

贾母大喜,敦煌郡王不见得有多大威慑,但加武烈二字那就意味着李征将来必封亲王。

“不怕曹公公笑话,两府如今开罪了这个,开罪了那个,老身只怕后辈吃苦。大王驻跸荣国府,那是天家恩赐,长子以及东府心性不定,老身不好多说。次子却有安稳做个富贵清流之意。”贾母慢吞吞说。

曹化淳会意,建议荣府宁府“暂借一些地即可”。

贾母回头便道:“祠堂可搬过去了么?”

贾珍道:“老祖宗,都搬到东边去了。”

曹化淳眼睛一睁,这么说,二府东西两边的地买了?

买了!

“大王赐明镜,家里的便留着做个传世宝,还有两面卖掉了。”贾母笑道。

有了这笔钱,荣国府向西扩展十余丈、宁国府向东扩展十余丈,如此便可以将贾氏宗祠搬到东边另起一座院子。

中间腾出来的,与荣府东南别院加起来,再加上巷道便有四五十丈宽,做王府当然差了些,但作为临时驻跸之所可以。

那可要又花费数十万两银子!

贾母当然也心疼,但人家不要他们的院子,那地将来终归还是他们的。

这不是昨晚才做的决定,早在李征刚来贾母就这么规划过的。

今日之所以才提出来,那自然是李征今日才正式封爵。

而且是大封!

在贾母看来,若是李征能经常进宫,东西两府与他关系密切的话,这堪比元春进宫。

为此,多花几十万两银子算什么。

可曹化淳知道,李征少说也要在荣府住十来年。

那不能让人家吃亏。

仔细想想,曹化淳告罪赶到前面去禀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