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这些“妹妹”我不都熟悉(1 / 2)

到荣禧堂门外,贾母停下脚步笑道:“大王,这里就是寒舍荣禧堂,昨日清扫干净,可作大王起居。”

李征正打量建筑规制。

荣禧堂是一正堂四小间厢房的大瓦房规模,两边各有三间小耳房,前后有大树掩映,廊下陈列着盆栽名花繁多,真可谓是四通八达,轩昂壮丽。

站在门外台阶之下,便可见正堂内整体情致。

正对门抬头一面赤金九龙青地(黑色)大匾,写着斗大的“荣禧堂”三个金字,那是太上皇御笔亲题。

匾额下乌木錾银一对联牌,上写“座上珠玑昭日月”,下写“堂前黼黻焕烟霞”,这是东安郡王手笔。

匾下联内,悬一张随朝墨龙图,图下大紫檀雕螭案上面设三尺高一面青绿古铜鼎,与之并列则放置一尊铜待漏,此计时器,如现代摆钟。

铜鼎待漏两旁,是不知什么年代瓷器,李征看不出那是做什么用的。

他也不露怯,我乃反贼,岂能认识钟鸣鼎食之家的摆设?

于是看再下,是两张靠背镶嵌白玉盘的楠木太师椅,中间一张茶桌等平于椅子扶手。

看过正面,两边各四张楠木太师椅,中间茶桌摆着瓶子,里面不知什么花开的正美艳。

再要往里面看,却是巨大的黑木阻断式屏风挡住视线,隐约从上面露出通往荣禧堂后院的门。

李征看罢称赞:“真是钟鸣鼎食之家、积善余庆府邸,荣国公庇佑之地、老太君享福之所。”

贾母逊谢:“二公仰赖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太上皇帝青睐,老身与子孙们无不感念天家隆恩,无一日不念当今圣上庇护。大王请!”

“老太君请,诸位太夫人请。”李征逊让。

三番推让,五次逊让,贾母只得告罪先进了门,而后贾氏代字辈如贾代儒及老夫人们站在台阶下力请:“大王请!”

李征只得告罪:“失礼。”

这才随着贾母跨过门槛,来到了荣禧堂之内。

贾母自在面南东首站了,再三请李征入座。

李征逊谢,在西首正对门椅子坐下,贾母才入座,众人分东西,贾代儒等老一辈在西首下陪,在荣国府荣禧堂上他们也是客人。

贾赦在东首贾母之下第一座就座,贾政次之,而后贾珍再次之作陪。

李征余光一转将众人座次形态都看在眼里,心下不以为意。

贾母再次谢罪:“大王礼遇过甚,老身及阖府上下不安。”

李征再三劝道:“老太君若如此说,在下不好作客。”

贾赦道:“大王能驾临寒舍,此本是一喜。如若住着满意,那更是喜不自胜。母亲是主人不安于心,此贤主;大王再三说心意已明,乃是尊客。所谓皆大欢喜,不外如是。”

李征赞许,拱手道:“开国伯此言是也,老太君万请再三安心。”

这一番你推我让你谦虚我逊让,荣禧堂内无一人厌倦。

李征尤不。

可这一番说话下来,却把才七岁余的宝玉看的眼里发晕。

如今荣禧堂上贵客是贵客,老一辈是老一辈,他再被祖母宠爱也不敢进门,只好站在门外,听得这么多絮叨,不由低声与身边高挑丰腴净白如玉的大姐元春道:“他怎么这么能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