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何以如此之贱81(1 / 2)

草蘑菇生长速度快,几乎是一天一个样。

周启每天都会过来看看,这玩意长的快,且易开伞。

得看紧了及时采收,不然开了伞会影响口感,且不易保存。

第四天的早上,周启亲自动手采收。

“根削掉,留着还要种!”

周启一边动手,一边给五个老农做示范。

五个老农本来就是庄稼把式,一看就懂。

早上采了一次,收了四百斤出头。

晚上又采一次,收了有五百多斤。

第二天接着采,这玩意长的太快了,每天要采两次,不然就会开伞。

连续采收五天,总共采收了五千斤,平均日产千斤。

产量不算太高,但也不算差。

采收的蘑菇大部分送去军营,军卒们的碗里多了一道菜,都表示很高兴;剩下的一部分送给官吏,一部分送给城中军户,趁机宣传这是侯爷种出来的蘑菇。

军户不信,专门跑去暖棚看。

五个老农得了周启吩咐,一点都不藏私,周启手把手教了一次,五个老农已经学会了如何种蘑菇,虽然搞不懂原理,但照猫画虎总没问题。

“要通风,不能闷!”

“蘑菇根要用水泡一天,洗干净,千万不能脏!”

“坏的不能用,会生虫!”

“不需要另盖暖棚,家里也能种!”

五个老农不厌其烦地给跑来参观的军户们讲解种植蘑菇的流程,讲完了流程又讲需要注意的要领,军户们听的两眼放光,不占农田,不需要盖暖棚。

家里就可以种,这可太好了。

稻草木渣什么的不值钱,蘑菇也不要钱。

大不了去野地里采。

对于小农小户来说,只要不规模化种植,不盖这种大棚,种蘑菇几乎没什么成本,需要付出的劳力和成本比种麦子还少,最多流程复杂,费事一点。

但这都不是事,大明的农民最不怕麻烦。

种蘑菇再麻烦,还能比养蚕织锦更麻烦?

只要在家里种一些,饭桌上就能多一口吃的。

如果种的再多一些,还收拿去卖钱。

对于创造财富,老百姓从来都不缺乏主动性。

军户们在尝试种植蘑菇,成山卫的官员们却没闲着。

一边忙活公务,推广蘑菇种植,一边让家里的仆役也学着种。至于那些小吏,养不起仆佣的,就让家里的妇人老人学习,种出来就卖给军里,那里是消费大户。

周启暖棚里的蘑菇就送到了军营,当然不是白送。

收了钱的。

公是公私是私,他分的清楚。

同时也明明白白的告诉成山卫的官吏,想发财很容易,多种蘑菇就行了,别老想着贪污公家的钱,或者盘剥军户那点血汗钱,要干干净净赚钱干干净净花。

这一季蘑菇采收接近尾声时,唐文享和胡明志也从京城回来了。

此番进京面圣,一去就是一个月。

唐文享回来时容光焕发,多年媳妇熬成婆,总算当上一把手了。

虽然头上又多了个婆婆,但那也是一把手。

胡明志也红光满面,活了三十岁总算见到了大明天子。

对于这年代的官员来说,这是巨大的荣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