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钦差下山东68(2 / 2)

果然,等了没几天,破虏侯的奏本就到了。

周启向来诚实,从来不欺君。

除了渔民之事,他的奏本将成山卫的实际情况如实奏述给了皇帝,崇祯帝看完后,多少有点不敢相信:“破虏侯是否有意夸大了,卫所竟糜烂至此?”

没人给他答案。

身边的太监不知道,派出去的太监与地方官员同流合污。

而朝臣则只会粉饰太平。

崇祯帝就像被蒙住了眼睛的瞎子,从来都不知道大明的州府地方究竟是什么情况,或许等李自成打到京城,崇祯帝会想明白,不过现在才崇祯三年,不是还早嘛!

不过,现在多了个喜欢讲真话的周启。

或许崇祯帝会提前知道。

不过现在的崇祯帝还没有被群臣忽悠的再不敢相信臣子,而且因为周启忠君体国,连收银子这种事都老老实实告诉自己,崇祯帝先入为主,就觉的周启比较可信。

于是,皇帝就比较生气。

再一次朝会时,将周启的奏本示群臣。

然后生气的问:“卫所糜烂至此,官员大族家的佃户竟然比官府户册的军户还多,如此骇人听闻之事,为何朕从不曾听说?莫非天下士绅的佃户竟比朕的子民还要多?”

此话一出,朝堂上瞬间静的落针可闻。

这话比较诛心。

没有人能答皇帝问。

甚至提都不能提的,搞不好会死人的。

崇祯帝也没有再问,他虽然不知道天下士绅占了百姓的田亩,把多少他的子民变成了不在官户的佃户,但也明白这是个大火药桶,碰不得。

于是再问:“成山卫骚乱已平息,然破虏侯与巡抚各执一词,该如何处置?”

首辅韩爌怕崇祯帝再出诛心之语,使君臣离心,忙递上梯子:“臣以为可遣巡视御史前往成山卫巡察案情,待查明真相再行处置!”

崇祯帝点着头:“准奏!”

可回头就派了中官,与巡视御史一并下成山卫。

显然对文官不放心,地担心这些文官又糊弄他。

几位阁臣听到消息,皆良久无言。

今年以来,陛下派谴中官的频次是越来越高了。

这可不是个好现象。

几位阁臣都感觉到了浓浓的信任危机。

韩爌沉思半晌,道:“彼辈不识大局,肆意妄为,安排人去提醒一下吧,不要闹的太过分了,有些话不是随便说的,成山卫之事须得尽快平息,勿要再另起波折。”

几位阁臣点头,这才是正理。

钦差出京,自然是声势浩大。

周启不喜这些排场,为了少在路上浪费些时间,选择骑马南下。

可巡察御史和中官却不想吃这个苦头,坐着船一路慢悠悠南下,一直到了德州后,才弃船改陆路,经济南、青州二府过莱州,走了近一个月才赶到登州府。

一路穿州过府,地方官无不极力款待。

到登州府,巡抚率一众官员出城十里迎接。

可谓给足了钦差的面子。

此次朝廷派的巡视御史不是别人,正是山道东御史高捷,别看中是个七品官,但人家是钦差,官微而职责重大,即使巡抚也不敢怠慢,更别说还有更加不能得罪的中官。

在登州府歇了两天。

在巡抚衙门和登州府官员陪同下,一众钦差游览了蓬莱的众多美景,洗去疲惫后,方才再次起程,过福山,经宁海州威海卫,于四月末到了成山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