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回信58(1 / 2)

建安五年三月十五日,赵伦抵达邺城。未及上报文书,先受到治中从事审配召见。

又持田钧手书,私下拜谒参军荀谌及兵曹从事郭图,受到款待。荀谌不仅盛赞田钧有吴起、乐毅之才,更亲自写下回信,托赵伦送回。

赵伦这一次学乖了。因为辞别邺城时,其族兄赵云曾私下告诫一句“君子宁拙毋巧”,遂心中自疑,没有将荀谌回信一事告知审配。

其后,到大将军府献上军报文书,并朱灵、史涣之首级,引起轩然大波。

由于朱灵曾是河北部将,后来反投曹操,因此被袁绍痛恨。而史涣是门客出身,作为曹操的心腹爱将,去岁曾董督曹仁、徐晃、于禁等人攻破犬城,让袁绍忌惮。

如今田钧凭区区两部人马,不仅将这二人头颅送来,更横扫于禁所部,夺回黎阳。此大胜之功,让袁绍恍然如梦,心花怒放,当即表态重赏。

然而各府从事却炸开了锅,就此事争议不断。

三月二十日,田钧又让耿并率飞骑去冀州请功。耿并此行,不仅怀揣近期黎阳战事的简报,更贴身保管一封田钧写给荀谌的手书。

手书中,田钧请荀谌作媒人,到大将军府登门求亲,下纳采之礼,求取袁绍爱女。至于采礼,则是十余个曹军将校的头颅,以及赵睿等一众被换回的河北官吏。

这本是十分不详,且有违礼数的行为,可田钧深信,荀谌定能办妥。

三月廿二日,收到荡阴军报:乐进苦攻荡阴十余日,不能下。听闻袁绍大将淳于琼督五营兵马已离开安阳南下,遂不敢恋战,留下一地尸首,仓促退兵。

荡阴一战,由于乐进身先士卒,频繁登城,因此双方血腥程度拉满。

不仅李典新编的千余士卒十丧五六,就连刚刚建制完整的解厄营也被再次打残。好在曹军伤亡更为惨重,乐进一营满编人马,撤退之时不剩两千,可谓惨败。

田钧大喜过望,感叹李典果然不负重望。当即送出牛酒犒赏,对李典大肆宣慰。

同日,又传来汲县失守的消息:县内大族和氏阴畔袁绍,打开南门,放曹军入城,生获大将王摩。

田钧扼腕叹息,他知道曹仁困围汲县多日,见久攻不下,已有退走之意。没想到和氏在此时献城,不仅使乐进得以退入汲县驻防,还让曹仁扼住了延津渡口。

三月廿三日,又有坏事传到田钧手上,原来是毛玠作书给已故太尉张延之子张范、张承,得二人助力,使夏侯惇攻破获嘉,大将孟岱只身逃返邺城。

田钧喜忧参半:

喜则是杜氏津被夏侯惇、乐进钳制,加上延津已有曹仁驻守,袁绍大军欲南下,只能走白马。如此,曹操在决战前的布置已然妥当。

忧则是汲县、获嘉两地,本是袁绍在河内的屯粮之所,如今贸然被取,是否会影响官渡的走向。

三月二十四日,听闻淳于琼即将抵达黎阳,田钧遂接受李庙的纳吉之礼,将聘书传遍黎阳。

同日赵伦抵达黎阳,带回冀州的任命:黎阳县尉田钧秉忠执义,蹈锋履刃,有大功于河北。授陷阵都尉一职,以兹勤勉。

田钧嗤之以鼻:陷阵都尉,名为都尉,却与太守的都尉不同,是低阶的军职。实权大小,与田钧目前的县尉一职并无多少差别。而且陷阵二字,有讥讽田钧粗鄙武夫之意。

不想自己的赫赫武功,最终连个校尉都换不来。

田钧遂大怒,固辞不受,拂袖而去。

李庙见状,知道田钧是故作姿态。于是拉过赵伦,急忙问道:“可是大将军府一众从事存心刁难,对公子刻意打压?”

“某人微言轻,实不知也。”

赵伦去一趟邺城,除与审配面谈之外,再也没有被其他高级从事约见。便是荀谌、郭图二人,也是看在田钧的面上才有幸得见。

不过出城之前,许据私下找他会晤,告知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状况。才知道因为田钧的功绩与封赏,冀州诸府连日来争议不断。

这恰好说明,关于陷阵都尉一职,大将军袁绍是刻意为之。

赵伦不清楚许据的消息从何得来,但见许据如今已升任魏郡典农都尉一职,心中唏嘘不已:田钧一番出生入死,才换来一个小小的都尉,尚且不如在魏郡屯田的许据,的确令人寒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