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妙计23(1 / 2)

一阵响亮的骂声,突然在后堂响起。

随后,一个身材高大、面容清瘦的文士快步走出。

此人头戴进贤冠,身穿天青色锦绣衣裳。那嘴边几撇山羊胡须,更添机智。

他恶狠狠地盯着审配,愤然骂道:“审正南啊审正南,主公糊涂,你也糊涂嘛!

你是怎么敢,怎么敢将田钧打发到黎阳去的?今日之后,只怕你我都要死无葬身之地。”

审配怔怔抬起头来,静静地望着眼前之人。

“逢纪,你休要胡言乱语。将田钧打发到黎阳后,我自有主张。”

审配闻言不喜,针锋相对道:“若是你能劝大将军回心转意,我绝不阻拦。”

“你!你做的好事!”

逢纪指着审配的鼻尖,狠狠骂道:“昨日我派人行刺不成,被大将军责问之事,难道你不知道?

我再告诉你一事,我昨夜明明派出两员刺客,两员,除了被杀的徐虎外,还有一个叫王堂的,他如今已经下落不明,下落不明了。

如今田钧藏匿那刺客,显然是在防备我。你此时让我去劝大将军,是想我步田丰的后尘吗?”

逢纪的情绪越说越激动,最后竟唾沫横飞起来,哪里还有什么名士形象?

审配被怼得哑口无言,他万万没想到,逢纪竟然派出两名刺客。明明州府,只抓住徐虎一人!

如今逢纪说出事情原委,审配顿时明白,那个叫王堂的刺客,八成是被田钧活捉了,也难怪田钧会将重伤的徐虎故意放走。

审配心神一转,忽然双眸亮起,想到一计。

他拉过逢纪,附耳小声说道:“田钧将刺客藏匿,必定有所图谋。依我看,他八成是想对付你。

为今之计,何不投一封书信,递到曹营于禁手上。于禁一旦得知田钧带着部曲去黎阳,必定会在半道上——”

审配说着,突然用手代刀,做了一个抹脖的动作。

逢纪见状,点头应允。借于禁之手除掉田钧,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他捏着王堂,无非是想找出我来。我倒是不惧他,就怕他是受田丰指使,”

逢纪将此事与田丰联系起来,不禁后颈一凉。

田丰好不容易犯病将自己送进监狱,逢纪自然要趁机按死他,当即说道:“我这就安排心腹之人作书于禁,切记,此事只有你知我知,你万万不可——”

不等逢纪说完,审配正色道:“元图大可放心,我一定将此事烂在心底。”

逢纪被噎住,狠狠刮了审配一眼,拂袖而去。

其实他想说的是:审配你这撮鸟,万万不可再自作聪明,使那些粗鄙不堪的计策了。

然而不幸的是,的确被逢纪猜中了。

逢纪前脚刚走出府门,审配后脚就欢呼雀跃起来,笑道:“元图无谋,果然中我计也。”

审配心中,早就有了一个成熟的妙计。他越想越美,赶紧回到主位之上,推开幡纸,将一封书信提笔挥就。

“此计本为朱灵而设,没想到杀不得猪(朱),却捕得鱼(于),妙哉,妙哉。”

审配一阵自鸣得意,这才吩咐道:“来人,唤校尉审荣来。另外明日到司隶校尉府下一文书,便说是州府要察举尉史许据。”

田钧哪里知道审配与逢纪的密谋,他料定举荐许据之事,如无意外一定可以办妥。

于是出了府门之后,便邀上赵伦一起,往城东而去。

邺城以东,是一整片的平原沃土,冀州的世家大族无不在此建坞立堡,以南阳人许攸为甚。

这些坞堡、庄园被大族用来藏匿钱粮人口,隐瞒佃农庄户,因此设施建设极其完备,与迷你的城池一般无二。

钜鹿田氏的坞堡,在一众动不动就占地百亩的规模之中,属于中等偏上。虽然算不上巨大,但高墙大院却是一样的。

外墙不仅又高又厚,四角还设立箭楼。坞堡正门口处,建一座瓮城。瓮城之上,立着角楼。居住的院落被围了数重,形成多层回字形城堡。

显然,这座坞堡的防御力极其惊人。

“不愧是老头所建,这坞堡坚不可摧。”

田钧站在正门口处,看向前方的瓮城,以及两面的箭楼,向赵伦指道:“此处若有五百人守卫,只怕两千人不能攻破此堡。”

赵伦暗暗点头,田氏坞堡,的确与沿路来的其他坞堡有所不同。不仅有瓮城和箭楼,在瓮城之内。还有水渠穿墙而入。

“有这一渠水,只怕最奏效的火攻,也无法伤其分毫。”

赵伦笑笑,心中对这护堡之水啧啧称奇:“不知哪位高人效仿护城河,在堡中建一湾护堡之水。使这小小坞堡,只能从正面的瓮城强攻。”

赵伦说罢摇摇头,显然这瓮城是个令人望而生畏的死敌。

“曼英兄想不想知道堡内的布局,快随我进去一观。”

田钧边说边走,当先进了正门。赵伦瞧见,也快步跟进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