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梅娘子:妾身空活十九载64(1 / 2)

第一卷

1.64梅娘子:妾身空活十九载

当晚,百户所后衙。

客厅中,谢鳞掏出怀表,却见指针已经奔着戌初(十九点),眼看不用一炷香就到了,只能不耐烦的收起来,端起眼前的酒杯一口闷掉,又夹起一筷子熟食稍微垫垫,只以为自己一片“真心”错付,干脆吃饱回家,找自家丫鬟出气。

好巧不巧的,就在他以为没戏的时候,听到前院门响。

他快步迎出房门,心中竟有几分迫不及待的意思,果然应了那句老话,“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很快就看到上午那辆老旧的马车,通过前院正房与东院墙间的过道慢慢驶进来,赶车的还是那个老苍头。

“有劳大人久等!”片刻后,马车停在正门前,车门一打开,就见梅娘子款款下车,娇娇俏俏的走到某人身前屈膝万福,“公公和相公之事,为大人添了不少麻烦,小妇人这就赔礼了。”

“梅娘子说哪里话,若不是我御下不严,也不会惹出这么大的误会。”谢鳞笑容中带着得意,而且说的也不算假话,“今晚正好弥补错误,还要劳烦——”

他说话的工夫,两眼不自觉的扫向车厢。

“大人当真不愧是武人。”看他的动作,梅娘子哪还能看不出他的心思?只能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婆婆稍有不适,刚才路上就不太稳当,这会子大概还没恢复过来。”

某人这才点点头,刚想做什么又顿住,稍一考虑从怀中掏出一块足有二两的角银,走到车夫身前一句话没说,直接扔到他怀里,然后就这么盯着看。

老苍头双目一亮,先看看梅娘子,见她点头后赶紧跪下磕头谢赏,这才爬起来就往前院奔去,仅仅片刻后就传来大门响,紧接着是门房上老旧木门的“吱扭”声。

某人这才满意的点头,明白彻底没问题了。

他为了以防万一,故意出银子打发走所有手下,只留牢房的两个看守,而且也有酒肉赏赐,以上人员这会儿大概都喝的很高兴,区别仅仅是位置不同。

为了省事又特意不关门,方便马车出入,也幸好这里是百户所衙门,正常无人敢动,换成一般家庭宅院,再考虑这年月的治安环境,大概前院已经被人搬空了。

至于老苍头,其实不难理解,他是梅娘子的陪嫁,严格意义上说属于“嫁妆”的范畴,不算梅家的奴才,自然只需要向自己的女主子负责,梅夫人就算有意见,那也找不到他头上。

眼看彻底没了阻碍,谢鳞大步走到马车边,在一声惊呼中捞出梅夫人,一边一个揽着两婆媳走回客厅中。

他本来就讨厌梅家父子,这会儿除了男人的一点儿小心思之外,竟是另有几分别样的滋味。

“大人倒是好雅兴,还有心思喝酒吃肉。”一进门,梅娘子就看到桌上只动了几筷子的两盘熟食,其实就是一个烧羊肉,一個花生米,竟让她露出羡慕的神色,“也不知公公和相公在牢中受苦,如今到底如何。”

“你想要可以带回去。”谢鳞无所谓的指了指桌子上一个没打开的纸包,原本他想带回去给袭人的,只能先委屈她了,没想到小小一份礼物,竟让婆媳两人全都面露喜色,也让他有些蒙圈,“额.....你们不至于吧?”

“大人出身名门,哪里知道我们小户人家的苦楚。”梅娘子面露苦笑,轻轻推开他坐下,竟是毫不介意的抄起他的筷子,优雅的夹起一块烧羊肉,大概是肉块太大,让她只能张大嘴,饶是如此也要一口吞下,咀嚼中露出享受的神色。

很明显,她会这样放下廉耻之心,大概也因为苦日子过够了。

但是,梅家好歹也是官身,真会穷的这么夸张?

“你们上次吃肉,大概什么时候?”有怀疑就搞清楚,谢鳞搂紧不情不愿的梅夫人问道。

“大人忘了吗?现在刚过完年。”梅夫人俏脸扭到一边,根本不想回答问题,最后还是梅娘子说道,“若是再上一次,怕是要推到去年十一月份,而且还是公公前去赴宴,偷偷带回的剩菜。”

谢鳞:......

“真有这么穷?”他完全不信,“梅翰林再怎么说,也是堂堂的大乾官员,我一个正六品的百户,每年薪俸也有将近两百两银子,梅翰林为官十余年,不至于连我都不如吧?”

“公公在翰林院,现任编修之职。”梅娘子轻轻一叹。

谢鳞嘴角一抽,翰林院,还特么编修,怎么说呢?

翰林院在大乾朝廷一等一清贵,号称“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殿阁”,六个殿阁大学士对应六部尚书,也被称为阁老,真正的“位极人臣”,因此,翰林也被外界尊称为“储相”,意思是未来的宰相之才。

但是,并非所有翰林都一样。

科举分三榜,头榜就三个,也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历来都必入翰林,起步就是正七品翰林院编修,而且提升飞快;二榜头名被称为“传胪”,授官从七品翰林院检讨,待遇也不错。

剩下的二榜进士再想入翰林,就得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朝考”,通过后方可成为翰林院庶吉士,也是从七品,但不是正式职务,而是某种意义上的“试用期”,过了才能授予过渡类的“检讨”之职,这一职务也不长,历来没人拖到两年以上。

什么,三榜的同进士?

没听说过一副对联吗?

同进士,如夫人。

翰林院和他们有毛关系。

再往上就是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和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常规所说的“翰林”到此为止,还想往上爬就必须放出去,到其他地方担任实职,不论是京城还是地方都行。

翰林院的高层职务确实不少,如从四品的侍读学士、正四品的侍讲学士,乃至于正三品的掌院学士,却从来没有一个是从底层翰林慢慢爬上来的,一旦在翰林院呆的时间太长,就会从“储相”变成“穷翰林”,啥意思懂的都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