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贾家人的智商48(1 / 2)

第一卷

1.48贾家人的智商

贾家的反应速度远超预期,谢鳞原以为会在年后的。

问题是上午出的,案子是中午办的。

帖子是午休下的,酒席是当晚摆的。

“政二叔,咱就不能——”所以,哪怕接下帖子赴宴之后,他依然有一种无语的感觉,贾政的情商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真就是个悲剧,理论上请人喝酒是好事,但不是所有日子都适合,比如除夕的前一天,“哪怕是年后呢?”

还有酒桌旁妖妖娆娆的身影。

“老夫也是高兴。”贾政这次真的一点儿都没摆谱,看到某人进门就主动起身,快走几步帮忙拉开椅子,连酒杯都已经满上,就等他过来,“此案若是当真闹的太大,定会严重有损于贾家名声,真没想到区区一个街头青皮,竟有胆子假冒荣国府的名头。”

“假冒?”谢鳞无语的看着贾政,说话一点儿都没客气,一边抄起筷子夹几口垫肚子,一边直接抱怨,“政二叔,今天这里没什么外人,小侄就实话实说,放印子钱的事情,当真是假冒的?你们那位周瑞周管家,我可是一点儿都不陌生,更清楚他是谁的人。”

贾政只是双商低,不是没智商,听到这话尴尬的手都不知道怎么放。

“哎呦,鳞哥儿说哪里话,这事情既然解决,那不就是没有事情了?”一旁侍立的赵姨娘及时开口,也让某人有些小惊讶,她竟然没有趁机落井下石,“再说下面的奴才不老实,那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或是打死,或是撵出去就完了。”

原来她在这儿等着呢!

她也明白收拾王夫人不可能,那就退而求其次,想办法断掉对方一只胳膊——周瑞是外管事,还有金钏儿、玉钏儿姐妹管着内事。

不知道是不是优秀的女人有魅力,她说这话的时候整个人都显得神采飞扬,让某人的心里闪过探春高光时的身影,比如上次亮明心意、几乎是硬逼着他承认关系的时候,眼前的赵姨娘竟然有几分差不多的意思。

当然,他只是扫了一眼就很快让开目光——也不知道贾政到底想什么,招待外男宴席用小妾服侍也就罢了,还允许她一身居家长裙就见客,站着不动还好,一动就等于“秀出自我”,甚至像上次那样福利乱发。

“姨娘说的是!”谢鳞应和眼前美妇人,认同的点点头,看来三姑娘的杀伐果断并非凭空而来,“政二叔,不是小侄对你们府里的事情多嘴,正所谓‘男主外女主内’,有些事情若是一味纵容,时间太长可就不好收尾了。”

贾政面露难色,因为他不傻。

抛开夫妻恩爱、感情深厚,又或是为了孩子之类不太好判断真假的借口,他能在荣国府立足,并稳住现在的地位,支柱其实有两根,一个是谁都知道的贾母硬捧,还有一个是不容易发现的王夫人,或者直说是王子腾。

对比之下,贾赦之妻邢夫人不仅自己不行,娘家更差,帮不上忙不说,还容易在关键时刻扯后腿。

废掉王夫人肯定不行,以打狗代替呢?

周瑞确实不是他的奴才,可平时也为他办事。

当然,有一点可以肯定,贾政真不知道放印子钱的事情。

“老爷,不过是一個奴才罢了,还有什么舍不得?”关键时刻又是赵姨娘,而且非常准确的抓住了关键重点,“若是其他什么人闹事,不理就不理,可这是翰林院的大人啊,老爷不是经常说,对这些有功名、有身份的读书人要敬着?”

古人没有“人设”的说法,但都明白什么是“立身之本”。

贾政一直号称“读书人”,甚至在当年长子贾珠考中举人功名之后,亲笔撰写“诗礼簪缨之族”牌匾,挂在荣禧堂正厅的正匾之下,可惜根本没挂几天,因为贾珠死的太早,除他之外贾家再无上台面的读书人。

如果被翰林院视为“没有家教”,他以后还怎么“号称”?

“政二叔,这事儿既然出了,梅家那边无论如何也好给个说法,府里的事情不可能瞒得住聪明人。”谢鳞端起酒杯轻轻一抿,“若是你想见梅翰林,应该怎么展开话头儿?区区一个奴才而已,贾家还缺了用的?”

他对收拾王夫人这么热心,当然不是闲得无聊。

一是为了探春,必须尽可能压低、最好是废掉这位的荣国府话语权,别忘了红楼之中,最后将三姑娘送去南疆和亲的,一是南安郡王府的需要,二是王夫人的大力“支持”。

二是为了贾家的资源,王夫人就是贾家和王家的联系桥梁,王熙凤虽然喊得响,其实啥都不是,前者弄出的事情很多,却始终在贾家屹立不倒,后者一旦有“需要”,该背锅可是一次都没能跑掉。

只要王夫人在一天,贾家就会源源不断的扶持王子腾,问题是这位“空心大佬”真的扶不起来,不是说他能力不行,而是他的出身完全限制了发挥,一堆身份极高的“手下”根本看不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