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三春齐至33(1 / 2)

第一卷

1.33三春齐至

进入腊月之后,天气愈发寒冷起来,虽说连续数日一直都是艳阳普照,温度却一天低过一天,以至于上次寒潮遗留的积雪,至今还堆积在京城各处,竟似毫无融化一般。

街上的人烟愈发稀少,谁也没兴趣无事外出,跑去吹冷风挨冻,城里各处的商业区全都门庭寥落,收入大减,连带着某人的“收入”也降低很多,没办法,商家挣不到钱,他也不好意思多要。

也就他这么老实,敢不给其他大爷试试?

“试试就逝世!”(.jpg)

街上没啥人,官府自然没啥事,但也有例外。

“这就是样品?”五城兵马司衙门偏殿,一处不小的房间墙角,谢鳞踱步打量着崭新的铸铁煤炉,眼中闪过惊讶之色,“内务府做的挺快。”

眼前的炉子尺寸基本在三尺、一尺八、一尺八,通体由生铁铸造而成,此时已经被用上,中间的煤块烧的正旺,为整个房间带来令人满意的温度,而且在安全方面远超自建的砖炉。

实事求是的说,这炉子做的超出某人预期,太特么实在了,至少现代任何生产厂,都不会弄出铁铸壳体、全陶内胆、重量近两百斤的产品,能用铁皮外壳、陶制内胆,两者之间有黄泥夹层就不错了,更不会在铸造时弄出数朵牡丹花纹。

就连墙体打孔伸出的烟筒,也是厚实的铁皮卷打,看着都放心。

“这算慢了。”裘良也很满意,“前天我去宫里参加小朝会,御书房已经用上,宫里的东西更漂亮,一些不太热的地方专门有铜制甚至镀金花纹,陛下可是好一通夸赞。”

你是在炫耀被夸赞吧?是吧,是吧?

“裘大哥,内务府不会就送来两个吧?”谢鳞扭头避开某张笑成菊花的大脸,继续打量炉子——另一台已经被安排送去家里,“不说供应整个京城,好歹也要保证朝中百官够用啊?要是哪家没用上,可不是谁都给内务府面子。”

“还用你说?”裘良没好气的瞪他一眼,“都不用朝中诸位同僚,消息传出去之后,光是那帮皇亲国戚,就已经快把内务府拆了,对我们这些外人来说,内务府确实有面子,可要是对皇家来说,他们就是一群自家奴才,真有人敢直接动手。”

“不能先用砖炉凑合?”谢鳞提出折中方案,“横竖也不值几个钱,建造简单,因为是临时充数,也不用太严格要求,基本上是当天弄好当天用,等什么时候有了铁炉子.....”

“说的轻松,你是不是忘了一件事?对那群爷来说,面子可比性命还要重的多。”裘良无奈摇头,“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内务府出的炉子已经不只是用具,也是体面,人家都用铁炉,说不定还有宫中赏赐的鎏金炉,你家里只有砖炉,说出去还有脸出门吗?”

“额......”谢鳞也只能无语。

他的“辖区”就是整个大乾王朝最核心划片,住的都是有身份的人,普通皇亲国戚他都不屑搭理,三代以外的更不用当回事,还能不清楚这帮人的尿性?银子不算事儿,吃饭无所谓,可你要是落我面子,我就要你命根!

什么是面子?说不清,也许是某個女支,也许是一坨那啥,反正只要是你有我没有,那就是我丢了面子,至于说这东西是不是真的很重要,重要吗?

相比之下,普通纨绔子弟不论出身武勋还是文官,反而更好打交道一些,尤其是身份相差不大的时候,大家其实很少闹得太难看。

这也是谢鳞能坐稳位置最主要的原因,能力反而没这么重要。

“行了,叫你来就是为了两件事,一个是让你看看情况,咱们得生意怕是一时半会儿只剩煤块。”裘良无奈的摇摇头,以内务府现在的“产能”,哪怕连工部的工坊都算上,想在年底前给所有官员配上铁炉都是扯淡,根本没有东西外售,“另一个已经给你送去了。”

“别呀!”谢鳞赶紧站起来,很狗腿的绕到裘良身后帮他捏肩捶背,“大哥你又不是不知道,小弟院子里一个哪儿够啊?十个八个咱不敢说,好歹也得有三五个才行,总不能自己弄出的东西,自己却用不上吧?”

“你是不是忘了一句话,叫做‘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裘良斜他一眼。

“大哥,这句诗能这么用吗?”谢鳞无语的看着眼前的半文盲。

怎么说呢,裘良只能算“中人之姿”,能力就那样,他能坐上现在的位置,全靠景田侯府的背景,读书不行、习武拉胯,唯独人际关系处理挺好。

就是一放大版贾琏。

“伱管我怎么用!”裘良老脸一红,一把推开他就要起身离开。

“您随便用!”谢鳞赶紧拉住,“三个,就三个!”

“这还像话!”裘良总算点头,示意他穿过大堂,进入后宅。

整个封建时代,大部分地方官府都是“前衙后住”,官员上任之后,理论上应该住在后衙,之所以说是“理论”,是因为封建官员又有“当官不修衙”的惯例,后衙的状况可想而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