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抗日胜利的约定(1)(1 / 2)

郭子雄等九名爱国青年,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不可避免的要餐风宿露。一路半自备半祈讨地步行130多公里,最终到达目的地。

出发时每个人都自备了干粮,第一天下来,就剩不多了。第一天走了60里路,大部分同学脚上打了血泡,火辣辣的痛,想用热水烫烫脚纯粹是奢望了。夜里就在路旁边的山沟里露宿。

翌日,时值秋季,深夜至黎明之时,露宿野外已经寒冷,抱团取暖也无济于事。所幸,就趁早赶路吧。

早餐把所剩下的干粮消灭掉了,中午饭就得祈讨,路北边有个村庄,正好去讨饭。还没有出校门的学生,让他们沿街祈讨,可能吗?自尊心作祟,都说宁可不吃也不去祈讨。最后,郭子雄九人分成了三组,三个人一组。

临走时讲道:“古人云: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了找到八路军独立团,为了消灭日本侵略者!今天,我们务必走出讨饭的第一步。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我们讨饭算什么呢?”

人无头不走,雁无头不飞。郭子雄主动担起负责人。临走时道:“大家也赶紧行动吧。不论要到要不到,两个小时后都要到这里汇合。许萍和王芳华两位女同学就和我在一起吧,女同学腼腆,方便照顾她们。”说完向村里走去。许萍和王芳华笑盈盈地紧随其后。

许萍和王芳华都是身体高挑,面容娇滟的花魁。二人在伯仲之间,许萍只是略胜一点点,许萍为校花,王芳华则是班花。

在学校许萍和郭子雄就互生情愫,只是那层窗户纸还没有捅破。

郭子雄三个人走进村里。一户人家的院门口,站着两位中年妇女。郭子雄,立即上前。道:“大娘,我们路过这里,这里没有饭店,晌午饭我们还没有吃,您家里有剩饭剩菜什么的,请赏口饭吧,您的大恩大德,永远铭记于心。”

这位妇女虽然用睥睨的眼光看他们三个人,最后还是道:“你们跟我来吧。”

郭子雄三个人来到院里,在外面等着。

一会,妇女端出来三多半碗大米饭。她还没有到跟前,就闻到了米饭馥郁的香气。

郭子雄接过饭碗,还说着感谢的话。三个人每个人端着碗饭,吃得狼吞虎咽。三下五除二就将饭干掉,还意犹未尽,又舔了舔碗筷。临走对妇女又是一番感谢。

从中年妇女家出来,又转了将近半个村子,再也没有遇到有人施舍。有的人从老远听说这几人是讨饭花子,扭头就走,把门关上上闩。

还有说话刻薄的,当着面就道:“一看就不是好东西,男男女女地在一起流浪,能干什么好事。伤风败俗的贱人!”

“看不出来吗?拐出来地唄。拐一个还不行,还拐俩。养不起了就讨百家饭,叫大家伙养活。真是小偷娶媳妇——贼开心呐。”

许萍和王芳华容颜娇红,就像擦了脂粉更加媚嫣。两个姑娘不忍受秽言亵语,就要怼回去。郭子雄使眼色制止了她们。

郭子雄三个人又转了几家,依无所获。正在山重水复,无能为力之时。郭子雄发现村边有位老耆在劳作,就过去和他打讪。

时间不长,老耆就带着郭子雄往回走。原来老耆就是在自家房屋边干活的。

老耆走到院门口,冲着许萍和王芳华说道:“姑娘,家里来吧,找个坐物坐下歇歇腿。”

两位姑娘听了心里暖烘烘的,今天总算遇到了一位好心人。她们都是有礼貌的姑娘,她们都说着:“好的,爷爷。谢谢您关心。”

郭子雄三人都进了院,找木凳坐下。

爷爷从屋内端出来一小盆饭。放在石桌上。然后说:“我给你们去拿碗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