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小早川隆景一说村上水军 正德寺外道三观信长(1 / 2)

且不说织田信长已经定了前去美浓和斋藤道三会面之事,桂元澄也回到了吉田郡山城。

吉田郡山城,本丸,毛利元就房间。

毛利元就正在焦急的等着桂元澄迅速回来,毛利隆元问道:“父亲,孩儿平日从未见到父亲有着如此焦急的样子。”

毛利元就说道:“隆元,你有所不知,元澄此次去找陶晴贤诈降是一步险棋,倘若陶晴贤发现是元澄诈降呢?”

吉川元春一脸自信的说道:“父亲不必担心,孩儿相信元澄大人一定会成功的完成引诱陶晴贤的计划的。”

这时,小早川隆景突然急冲冲的进来,毛利元就有些笑骂着说道:“隆景,怎么回事,慢慢说。”

小早川隆景说道:“父亲有所不知,桂大人回来了。”

毛利元就十分激动的说道:“快,快让他进来。”

只见桂元澄进来对毛利元就说道:“主公,我回来了。”

毛利元就急切地问道:“元澄,你见过了陶晴贤之后,陶晴贤有没有中计?”

桂元澄笑了笑,说道:“主公,我此次去陶军本阵,将我军在宫尾城的假情报一五一十的告诉了陶晴贤,可结果陶晴贤却没有十分的怀疑我,反而却相信了。”

毛利元就笑着说道:“哈哈哈,陶晴贤这么一上当,老夫的计策就成了一半了。”

毛利元就接着对小早川隆景说道:“隆景,为父让你去一趟村上水军的驻地能岛城,你可明白为父的意思?”

小早川隆景笑着说道:“父亲的想法孩儿还不明白吗?就是说服村上水军的两大头领村上武吉和来岛通康,让他二人出兵相助。”

毛利元就说道:“隆景,我打算先让你去游说,若村上武吉和来岛通康不允,我再让宗胜去。”

众人道:“明白。”

说完,小早川隆景便离开了吉田郡山城,前去能岛城不表。

小早川隆景离开了吉田郡山城后,一路上是长途奔波,风餐露宿,最终算是来到了村上水军的驻地,能岛城。

小早川隆景进入了能岛城后,发现城下町几乎都是水陆相互通行,心里面不由得赞叹道:“不愧是村上武吉,居然把一个能岛城治理的如此模样。”

小早川隆景顾不上观察能岛城,于是就直接来到了能岛城的水军大寨。

小早川隆景来到了寨门外,只见两名水兵拦住小早川隆景道:“来者何人?来我村上水军作甚?”

小早川隆景说道:“我是毛利元就公三子小早川隆景,今日奉家父之命特来求见贵头领村上武吉和来岛通康二位,烦请您通禀一声。”

两名水兵中的一人说道:“隆景大人在此稍后,带我前去通报。”

于是,一名水军就去通报了。

那名水军一路小跑小跑的进入了寨子里面,此时,村上武吉和来岛通康正在商议要和毛利还是大内家合作,小兵进来报道:“报,启禀二位头领,毛利家派遣使者求见。”

村上武吉笑了笑,说道:“看来先是毛利来见我们了。”

说完,又接着问道:“毛利家来的使者是谁?”

水兵道:“是元就公的三子小早川隆景大人。”

来岛通康说道:“有请隆景大人。”

于是,小早川隆景便温文尔雅的走了进来,对二人行礼道:“在下毛利家使者小早川隆景,今日奉我家主公之命,特来求见村上武吉和来岛通康二位头领。”

村上武吉直截了当的问道:“隆景大人,不知令尊差你前来,有何要紧的事来和我二人说?”

小早川隆景笑了笑,说道:“本家打算想要借用贵水军的船只一用。”

村上武吉笑着问道:“隆景大人打算要借多久?”

小早川隆景说道:“只要毛利军得胜,就会归还船只。”

村上武吉说道:“隆景大人,您并没有给出准确时间,所以,此次借船不行,送客。”

小早川隆景知道村上武吉把自己赶走的意思就已经清楚了,就是村上武吉想要在大内和毛利两家来回横跳。

于是,小早川隆景离开了能岛城,朝着安艺国的方向,不表。

关于信长与道三将在正德寺会面的传闻,在富田及附近的居民间被传得沸沸扬扬。

不少民众为一睹两国大人物的丰姿,纷纷涌入富田的街道上翘首以待。

从美浓出发的道三,抵达富田之后便带着心腹重臣崛田道空和猪子兵介、还有一支仅十八人的精锐亲卫队出了街道。

他们一行人悄然抵达了一座从那古野城到富田必然途经的旅舍。

道三已包下这座旅舍,之所以带着崛田和猪子来到这里,正是为了在此偷偷等待信长的经过。

会面的这天晴空万里,从旅舍的障子窗向外悄悄窥探,正好能将不远处的动静尽收眼底。

正当道三专注地注视着窗外的动向、等候信长途经于此时,武将猪子留意到他屏息静气的慎重神态,忍不住开口发出询问。

“若信长大人果真如传言说的就是个‘尾张大笨蛋’,那主公打算如何处置他呢?”

“反正已准备好让带来的八百士兵围住寺院,我姑且就看信长在会面时的表现,再决定下一步该采取什么举措。”

从抵达富田之后,道三脸上再也没出现过一丝笑容。

即使是这名靠着一路清除好几位主君、方才得以登上领主之位的枭雄来说,可能会下令士兵将女婿斩杀,仍是一件压力甚深的决定。

这天的阳光虽然明媚,风却带着数倍于往日的猛烈,分布在道路右端的杂树枝叶,在风的狂乱吹拂下纷纷沙沙作响。

一名亲卫队侍卫从道路前端火速跑回旅舍,甫一踏入便立即单膝跪地禀告:

“来了!信长一行人正从前方行进而至,很快就要经过这里!”

道三闻讯,不禁又往障子窗挪近了几分,集中了十二万分的注意力,认真地往窗外望去。

旅舍与道路之间隔着一片草坪,即使如此,在道三的视线范围内,也能清晰地看见行经于此的织田将士的军仪与阵容。

首先映入道三眼帘的,是两名骑着骏马领军前行的武将,他们仪表堂堂、气质不怒自威。

在这两名年轻武将之后的,是腰板挺直的织田长枪先锋队。

这支长枪先锋队采取四行排列,排列得非常整齐,行进步伐配合一致,目测最少有三百人。

他们扛着的长枪,以道三精准的目测能力推算,每支枪的长度竟有5.4米!

在这三百名长枪先锋队士兵里,又穿插着专门举着绣有织田家徽——扬羽蝶纹军旗的步兵,整个军容英姿飒爽。

在长枪先锋队走过后,紧随其后的是约有三百名的弓箭队,同样是清一色的年轻人,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信且朝气的光。

信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真是东海道罕见的大笨蛋,又怎么能将军队调教得这么好?

——道三忍不住在心中暗自嘀咕。

但无论长枪先锋队还是弓箭队,也只是稍微让道三觉得讶异而已,真正令他猛然失色的,是身为第三组阵营的火枪队。

当看到扛着火枪的火枪手们迈着整齐步伐行进时,道三不由自主地朝前探过身子,伸手紧紧抓着樟子窗的木格,双目圆睁地向窗外看了过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