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怎么就替我决定了(1 / 2)

夕阳西斜,橘色的余晖洒进客厅,给房间增添了一抹温馨的色彩。

刚从图书馆回到了家中的宋治武轻轻地揉着眼睛,他已经尽力地避免过度用眼了,但看了一下午的书,眼睛还是很累。

这辈子他争取不戴近视眼镜。

放下背包,宋治武顺着香味摸进了厨房。

“诶?爸,怎么今天是你做饭啊?我妈呢?”

因为宋建国这两天一直在忙着跑新的方向的公司资质审核,回家的时间会比较晚,所以这两天其实都是妈妈在做饭。幸好,他们一家三口做饭都很好吃。

“你妈她回老家一趟。”宋建国打开锅盖,用锅铲擓了一点汤,尝了一下。

“可以,一把过。”

“怎么妈忽然回老家了?你俩吵架了?”治武眉头微皱,父母向来恩爱有加。他有些担心是不是因为自己这只蝴蝶,引起了一些麻烦。

“你就不能盼点好的?”宋建国转过头瞪了儿子一眼。

“还不是因为你,你给她安排的活,她回去看看那个服装厂的设备。”

宋建国将火调小,拿起麻布,将灶台旁边擦拭干净。

父亲这话似乎松了治武一口气,原来是为了公事。

“行了,接下来你就安心学习。咱们的家族事业就让我和你妈来操心就行。”宋建国解下围裙,搭在了餐厅的椅子上。双手推着儿子往卧室走去。

“好吧。”治武点点头,看着父亲那熟练的做派,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安全感。他知道父母依旧会像以前一样,打理好家中的一切,让他专心学习就好。

“那我先回屋收拾一下笔记了。”

“儿子,上次的书还回去了?”宋建国在客厅喊道。

“还回去了,这次借了几本新的。”治武应了一声,专注地整理着书桌。

治武将读书笔记分门别类地罗列在桌面上,桌子上已经列好了基本标记着初中基础,高中基础的笔记本。

“不是,爸,你不用看着锅的么?”他忽然发现父亲也跟了进来,正站在床边打量着他的书架。

“豆角还得炖一会呢。不急。”宋建国看了一眼墙上挂着的电子时钟,坐在了床边。

“排骨炖豆角?”宋治武回忆了一下刚刚闻到的气味。

“另一个火上还蒸的花卷。”宋建国点头说道。

“太好了,最喜欢花卷了,等一下再蘸着汤,想想就流口水了。”宋治武满脸的期待。

“等会儿豆角好了再炒个黄豆芽,咱就吃饭。”宋建国微笑着说。

“我妈一走,咱就吃排骨,是不是不太好?”

“她?她回去吃得更好。你姥姥那边估计血肠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你妈呢。”宋建国眯着眼睛靠在床头上养神。

“啊,我姥做菜也好吃。想我姥做的牛肉丸子汤了。”

“还吃丸子汤呢,你那点体重全是牛肉丸子长的。”

宋建国说的是他们刚搬到桦钢那段时间,那个时候他和妻子刚进单位,正是刚上手新工作的时候,经常加班。

宋治武的姥姥就从农村赶了过来,帮他们带了一阵孩子。

结果,就是那段时间,宋治武制定好的饮食规律全没了。

因为有一种饿,叫做“长辈觉得你饿”……

但是老人做饭是真的好吃啊!

“这不后来我姥回去之后,我就减下去了吗。我要不是怕我姥伤心,她在的时候我就能减下去。”

“再说了,减肥不就是为了能放心大胆地吃么。”宋治武理不直,气也壮,挺了挺胸。

“天天看书看的,净是歪理。”宋建国失笑,闭着眼睛摇了摇头。

“爸,你要不要睡一会儿。我去看着锅?”宋治武放低了声音,准备把卧室让给父亲休息一会。他应该也在外面跑了一天了。

“没事,你这屋舒服,我闭眼睛躺一会儿就行。你这次借的什么书啊?”

“这次借了两本。”宋治武将之前放在桌面上的书放回了书架,基础方面的知识,都已经复习完了。

“一本是《运动医学》,人民体育出版社的,还是1978年出版的呢。”

“另一本是《临床医学与科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去年出版的。”

“先拿来看看。”宋治武嘴上说着只是看看,但是神情其实是很肯定的。

“以后想学医?”宋建国睁开了眼睛,转头看向儿子。

“有这方面想法。”

从上辈子父亲检查出来癌症晚期开始,到最后母亲因为用药失误导致肝衰竭。宋治武无时无刻不在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学医学,或者至少像父亲一样,学药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