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出发,博浪时代我来了【求追读】66(1 / 2)

一九八九年元月七日。

晴!

宜:结婚,会亲友,出行,合婚订婚。

忌:无。

彭祖百忌:丁不剃头头必生疮,卯不穿井水泉不香!

暖烘烘的太阳照在大地上,融化了本来就不太厚的积雪。

时机已成熟。

陆阳叫上大堂哥,大军,三人背起行李,来到村口大槐树下。

一辆解放牌的大卡车已经先行停靠在这里。

司机龚平安跳下车门。

帮助三人把行李拿上去,然后四人依次上车,“轰隆隆”,汽车发动,怒吼着冲向远方,恰如这个博浪时代一条野生的雏龙闯了进去,势必要在这个时代掀起惊涛骇浪!

“阳子,我们这次去哪?”

“去市里一趟。”

“宝庆?”

“不是去申城吗?”

“不是,申城等过完了春节,再来考虑什么时候去一趟,这一趟主要是解决自由批发市场的货源问题。”

“我不是说要干实业吗?”

“就从这里为起点,开始好了,等到了地头你们就明白。”

这一趟出门,不管是大军,还是大堂哥,两人都是主要负责打酱油,顺便学学怎么开大车跑长途,所以陆阳并没有和他们两人商议过。

知道陆阳真正目的地的,现如今还只有龚平安这个大卡车司机。

“哦,我明白了,是做服装生意,对吧?”

“老六这几天神神秘秘的,到处逢人便打听谁家里面有缝纫机,谁家里面媳妇,或者闺女会做衣服,我看他好像还叫上了放学后的小七,还有小七的几个同学,一群十几岁的泥猴子,出手还挺大方,给他们买辣条,买汽水,让他们也帮忙四处去打听,不会是堂弟你给他的钱,让他这么干的吧?”

这回大堂哥倒是学聪明了。

一拍脑门,恍然大悟的道:“我说这小子怎么突然间有钱了,也不说存着娶媳妇,原来是堂弟你交给他的任务,这么说,堂弟你是要自己办加工厂做衣服吗?”

陆阳摆摆手:“算不上加工厂,只是准备搞个家庭小作坊玩玩,到时候裁好了料子以后,还得要靠你们几个开车送出去,就在周边几个镇,送给那些家里面有缝纫机的人家,要是肯做,就给她们钱,再免费教她们怎么去做,做好了衣服以后你们再把成品衣服给拉回来。

这样一来,即便没有厂子,只要发展的顺利,能做衣服的熟练女工,在我们手底下就永远都不会缺,要多少有多少,直到我们供应不起裁好的布料,或者跟风的太多,做好的衣服又积压成山,卖不出去为止,怎么样,应该可行吧?”

这种模式后世很普遍。

即便是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在昭县像这种模式下的小加工作坊,只提供原材料,而将制作的整个过程打包送到乡下去,给愿意工作在家带孩子的农村妇女们一个也能挣钱的机会,仍还在遍地开花。

直到再过十年,二十年,昭县农村愿意干这个的越来越少,有远见的开始产业升级,没有远见的逐渐被淘汰,形成集群规模。

陆阳选择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因为不想走弯路,因为这套模式很成熟,在那个自己重生前的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乃至零零年代,几乎撑起了整个昭县的小商品经济的本地加工,也使得这个内陆的小县城的在工商业初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当然,这套模式很简单,而且也极易被模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