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欲要舌战群儒(2 / 2)

“我儿可要为川蜀二百万百姓考虑才是,坐下吧。”

要在动刀兵,是取死之道。

刘禅听出刘备的责备,并未在意。

他的目的很明确,是为了将刘备留在汉中。

定都成都和偏安江南的宋廷有何不同?

刘禅摇摇头,说道:“父王,孩儿并无穷兵黩武之心,是希望父王将国都定于南郑,而不是返回成都。”

这个转折倒是让所有人猝不及防。

定都南郑?

无论是荆州派系,还是益州派系,都对定都成都毫无异议。

南郑和成都相比差了好多个档次。

可以说定都成都,是刘备及麾下所有文武的一致意见,如今刘禅提出定都南郑,岂不是打所有人的脸!

刘备饶有兴趣的问道,“我儿何出此言?”

他看向文武,拂须一笑,说道,“若阿斗你说出个所以然出来,倒也不是考虑定都南郑一事。”

他最担心的还是刘备一言堂,不给刘禅争取的机会。

机会就这一次,刘禅不能放过。

他正色,定住心神,拱手说道,“昔日高祖被封汉中王,便是留守汉中,定都南郑,后席卷天下。”

当时蜀地也是刘邦的封地,但他依旧选择定都汉中。

虽然当时成都不比汉中富裕多少。

可战略地位,天差地别。

“父王肩抗兴复汉室重任,理应效仿高祖之行,定都南郑,而非成都。”

刘备闻言,颇有欣慰,笑着对群臣说道,“阿斗所言,有些道理,可见你是上了心思考过的。”

众人亦是露出姨母笑,对刘禅高看几眼。

相比于比死记硬背的腐儒,他们更愿意未来的主君是个会思考的慧人。

“可阿斗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刘备拂须微笑说道,“治国理政,可不止生搬硬套,也要转动脑子,对时对事。”

说着刘备看向诸葛亮,以其为例,说道,“孤初至益州,孔明实行严峻刑法,孝直也曾劝谏孤要效仿高祖,宽松刑法,约法三章。”

说到这里,刘备看向下首一位青衫文士,后者很识趣的站起身来对着刘禅一拜,解释说道,“大王说的不错,治国理政当对时对事。”

想当初诸葛亮治理蜀地,严刑峻法,使得蜀地颇有惊恐,法正前往劝谏诸葛亮效仿刘邦进关中约法三章,却被诸葛亮一阵驳斥。

“如今蜀地百姓安居乐业,政治明清,自是不能生搬硬套,效仿高祖。”法正也是趣人,丝毫不害臊。

法正多智,也不敢在诸葛亮治国面前指手画脚。

刘禅此举和他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刘备拂须一笑。

法正见刘备没有接过话茬的意思,只好继续说道:“公子好学善读,知高祖之事实为大王之幸,但定都南郑缺不可能。”

法正作为臣子,心想让着刘禅。

却不曾想,却成了刘禅“攻击”的把柄。

刘禅嘴角一撇,“哦”了一声,“孝直先生,可愿与本公子辩论一番,是定都成都优,还是定都汉中更佳?”

“还是说。”刘禅看向刘备,再看向群臣,说道,“父王,本公子与孝直先生,与诸位臣子辩论,若胜,便定都汉中,若败,今后再不提定都汉中一事。”

刘禅这下可算是捅了马蜂窝。

无论是法正,还是李严,马良,或者魏延,黄忠等人皆是露出一丝笑意,更又摩拳擦掌之意。

尤其是刘封,面色更是不屑。

诸葛亮都露出一丝好奇之色,觉得有趣。

“要与在场荆襄巴蜀诸多名士辩论?”

阿斗哪来的自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