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化缘建寺(1 / 1)

乌能先带乌石回家看望二老,拜谢当年养育之恩。二老已年过半百,饱经沧桑,一别二十多年,今日一见,泪流不止,乌能跪在二老膝下,虽出家多年,但亲情割断不了。等大家情绪平静下来,老爹派大儿子招齐各位兄弟姐妹,要大儿媳妇炒几个素菜大家团聚。四个兄弟都已成家,三个姐妹也嫁在附近,虽非富贵,但都能解决温饱。最后,大家围在餐桌边,好奇地听着乌能讲述全国各地的风俗趣事。大家都是平常人家,很少出过乡,因此都很喜欢听,讲得有点晚,二老精力有限,先去睡了,但要乌能在此留宿。

第二天一早,乌能带着乌石拜别二老,爬上乌能山,选择未来建寺地址。山脚下,水源充足,但不够高,望不了远,山顶上,瞭望四周,全无遮挡,但缺水,最后选址半山腰比较平坦并向阳的一块地方。

选址之后就是化缘了,乌能带着乌石先来到乌能村的大田主家。乌大田主听闻来意后,“这是好事啊!以后村里祈祷求愿做法事,直接去你那就可以了,不用再跑那么远了,我就捐助三十两银子吧。”乌能连忙道谢,乌石在旁边却看傻了眼,师傅就动动嘴巴,没一刻钟就稳赚三十两,比我原先打劫来钱还容易,普通人家一年到头也存不了三两银子,看来当和尚是当对了,多谢

佛祖保佑。

乌能带着乌石从乌大田主家出来后,在村里各家转了一圈,有钱出钱,有物捐物,无钱无物的到时建寺帮忙出力。乌石又一次傻愣了眼,这也行?我咋不早点出家当和尚呢?今天乌能村一圈下来,总共化缘银子三十三两多点,还有木材,石条,五谷杂粮,菜油等物件,这些乌能都一一记录下来,估计能建好一座佛门大殿,但佛像塑造、厢房、厨房以及室内家具等还没着落,看样子还要去附近的乡村化缘。

接下来两天在附近的几个乡村化缘,共化得二十多两银子和一些物件,乌能算过大致差不多了,于是找个工匠商量下,卖下大致数量木材、石条、石灰、砂、青砖、绿瓦等物件,选好日子开工大吉,通知了工匠和出力的乡民提前把建材运上乌能山建寺地址。

开工之日,热火朝天,泥工师傅们削高填低,夯实回填,放样,筑石条基,砌墙;木工师傅们加工梁、柱、檩、椽等榫头、开凿卯眼,制作木门、木窗,一系列工序紧张有续。婆娘们埋锅烧饭,洗菜煮汤,各有分工。二旬时间,完成佛殿、厢房、厨房等结构,垒土做佛像,加工制作供桌、拜凳、床、长凳等一些物件,买来油漆,聘请漆匠装饰一番。一月后,一座崭新的佛门大殿矗立在乌能半山腰,乌能选取一个黄道吉日,准备举行佛像开光大典仪式,邀请普济寺方丈、师傅以及附近乡民过来参加,以此感谢广大乡民的赞助。

普渡寺和尚们因为路远,早一天到来,看到黑了瘦了的乌能以及一座崭新的佛门大殿,感到欣慰,才一个多月时间,就建立一座寺门,赞叹乌能真是光大佛门的天才。

开光之日,天刚蒙蒙亮,佛堂高烛,香烟缭绕,和尚们念着一道道真经,供桌上摆满了祭品,附近有些乡民天没亮就来到乌能寺,献上祭品,早到的还能呆在佛殿内观看仪式,迟来的只能呆在外面听听声音。

吉时一到,乌能邀请普济寺方丈给三世佛点睛开光,开光之人一般是选择德高望重者,老方丈一本正经地拿起供桌顶端上供奉的三支毛笔中间那根,蘸上朱砂,爬上佛像前的长凳,掀去佛像头上的黄绸缎,在佛像眼瞳上点一点。乌能一直站在边上,举手扶稳老方丈,待他点好之后,扶他下来,接过开光笔,转手赠给乌大田主,感谢他的大力支助。乌大田主喜笑颜开,感谢乌能的首支开光笔。据说,得到开光之笔,执此笔参加科举考试,文运亨通,高中榜单。接下来,乌能邀请师傅给三世佛前面的弥勒佛点睛开光。法空和尚拿供桌上左边那支毛笔,蘸上朱砂,爬上长凳,掀去佛像头上的黄绸缎,点了下眼瞳,乌能一样的在旁边帮扶。最后乌能邀请师叔给两旁的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点睛开光时,无论怎么邀请,师叔都不肯去。因为乌能是在这佛殿中佛法最高深之人,并且建立此佛殿最大功劳者也是乌能,最后的点睛开光之人只能由乌能来担任才成。最后乌能在方丈和师傅的坚持下,完成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的点睛开光,把两支开光笔赠送给附近其他乡村的乡民。接下来全体和尚念着一道道经文,全体乡民们在乌石的指导下有序参拜祈祷,拜毕之后,乌石随手从供桌上捡起乡民献祭的供品分发给每个参拜之人,据说给小孩子吃这些佛前供品会更加聪明伶俐。

仪式结束已过中午,乡民们已全部回去了,普济寺的和尚们草草吃过斋饭,匆匆地赶回去了,他们希望乌能有空多回去几次,讲讲经。乌能答应了他们的邀请,并感谢他们此次仪式赶过来帮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