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沆瀣一气81(1 / 2)

吴淞口码头作为海上通商重要港口,每日停靠商货船数以百计。

来自于各国、各商行的形形色色商船,运输的货物也不尽相同。

即使清政府因为小刀会起义而封锁了江面,但日常的商货贸易还得继续。多给官老爷塞些钱就是了,这是精明商人都懂的经商之道。

“王参谋,我把码头进出船只的登记册弄来了。”猴子喘着粗气把一本厚厚的登记册交给王涛。

“辛苦了。”

王涛微笑着接过册子,才翻了两页便眉头一挑。

“这么多。”

猴子赶忙咽了口唾沫,指着登记册道:“只是看着多,大部分商船都是有背景的。散户占得不多,都是小船,没啥可查的。”

王涛闻言顿时来了兴趣,打趣的道:“怎么?看不起散户?万一就数他们偷运得最多呢?”

“哪儿能啊,他们能有那个胆子。世人都知道穷鬼的钱难挣,官老爷精明着呢,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们不干。”

王涛哈哈一笑,没想到猴子倒也鬼精着。这样也好,又省下了不少时间。

“说说这些船都有什么背景。”

王涛也懒得再去看这本册子,将其卷成一团拿在手里。猴子既然这么说,就肯定事先已经了解过。多给下属一些表现的机会,也是领导者必修的功课。

“美商的祺昌洋行,还有英属的大洋商会、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宝顺洋行,最后是广州十三行:天宝、怡和、同顺、东昌...呃,后面的记不住了。”

王涛颇有些意外,用眼神上下仔细打量了猴子一阵,直到看得他有些不自在了才收回目光。

“这些都是你从哪儿得到的消息?”

猴子挺了挺干瘦的脊背,颇为得意的咳嗽了两下:“遇到了那个管册子的老小子,是他告诉我的。”

“你怎么不把他带过来。”

“那老小子死犟,就给他上了点强度,昏死过去了。”

猴子挠了挠前额,有些不好意思的干笑一阵,露出一口的黄板牙。

有些可惜人没带到,不过有这些信息差不多也足够了。老熟人很多,都是些大名鼎鼎的商会。

这些商会平日里做正经生意赚的盆满钵满,但也保不准私下里会做一些肮脏交易,毕竟鸦片贸易的利益可是按倍数来计算的。成本低廉,价格丰厚,对于重利的商人来讲,有着趋之若鹜的吸引力。

“那你说咱们应该先从哪家查起?”

“必须是宝顺洋行啊!走私鸦片的头号贩子。白虎堂的地泥鳅都是从宝顺洋行手里买的货。”

猴子眼睛骨碌转两圈,发现这周围都是自己人,于是才神神秘秘的说道:“听说他们大老板人不行了,也就这几天的事儿。好像叫癫...癫地?哦!颠地!洋鬼子的名字,稀奇得很。”

“这些你又是从哪里听来的?”

本以为这猴子的消息可靠,结果都是些风闻八卦,一时间王涛开始质疑这些消息的可信度了。

“害!江湖耳目,不值一提。”

“那就先查查宝顺洋行,猴子辛苦你再跑一趟,去找个带路的过来。”

“没问题!您就瞧好吧。”

猴子拍了拍胸脯给自己比了个大拇哥,说完就一溜烟的又跑没影了。

王涛心里打定主意,把卷起来的册子往手心里一拍。

“出发!”

猴子没一会儿找了个吏员过来,叫于罗言,负责吴淞口码头停渡税收,比起那些肥头大耳的清朝官员,算是个懂业务的干吏。

“带我们先去找找宝顺洋行的商船。”

“是,大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