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交易前夕53(1 / 2)

今天就是祈理蕴说的火器装备交接的日子。

十六铺码头往来商船密切,码头上的搬运工络绎不绝。在这里他们并不愁没有工作,只愁自己没多把子力气使。

在这个靠远洋贸易赚钱的时代,瓷器、丝绸、香水、香料、火器,乃至于鸦片等等;任何东西,只要被人需求,都可以赚到大笔的钱。

机会随处可见。

今天的王涛格外忙碌,虽然会被调往前线磨炼一番,但现在他仍然是一名财政参谋。

60万两现银,一个箱子装一万两,也是足足的60个箱子。每一个箱子都需要一一查验,是否有人投机取巧,钻空子等等。

好在王涛只做查验的工作,正所谓术业有专攻,银两称重和登记这种繁琐的事情,还是交给账房先生来吧。

花了足足一上午把所有现银清点完毕,又把所有账目,现银反复交叉给其他参谋核验,多方确认无误后,才交由徐谓仁签字画押。

美军士兵和起义军老早便占领了十六铺码头各处的交通要道,并派遣重兵维持秩序。一时间,码头上都变得人心惶惶,生怕下一刻双方就会发生火并。

结果预想中的冲突并没有出现,双方都心照不宣的各自守在重要位置警戒,并不干预码头上的正常业务。

众人见此也就了然,肯定是有什么贵重商品需要交易才搞的这么大阵仗。能当做贵重商品的无非只有两种,火器、鸦片,除此以外的寻常货物哪见得到这些场面。

这么大的场面自然瞒不过有心之人,没过一会儿,英国、法国、大清国就都知道了起义军和美军在十六铺码头有重大交易行动。再结合前几天起义军总参徐谓仁找英国领事阿礼国购买火器的事情,便不难猜出正在交易的东西是什么了。

只是如今十六铺码头的防卫极度严密,双方士兵已经完全包围了码头。现在再想调集士兵前去分一杯羹未免太晚了些,况且有没有胆量去分这一杯羹可还是另说。

不过好在据说只有20万两白银的成交价,这样一批军火投入战争中仅能解燃眉之急,想要取得压倒性的优势怕还是远远不够。

60个箱子,两百条枪,上千人的押送队伍。

起义军把除了前线以外,所有能动用的人全给用上了。这是用全部家当换来的火器弹药,不容丝毫有失。

祈理蕴带着旗昌洋行一众负责人亲自前往十六铺码头进行交接,起义军为了表示对本次交易的重视,特意委派军机总务李绍熙前来负责一切交接事宜。

至于为何不是刘丽川亲至,原因是吴健彰也是美商旗昌洋行的股东之一。因此颇有一种大水冲了龙王庙的感觉,为了避免尴尬,起义军就决定让中立的李绍熙前来接洽。

王涛当然和徐谓仁一起,充当财政参谋的同时客串一下翻译的角色。

现在时间离正午还差半个多小时,但双方早已经齐聚十六铺码头,静待两艘“商船”靠岸。

热辣的太阳晒得人眼睛都睁不开,徐谓仁只好命人赶紧送几把清凉伞过来,照这样再晒下去,人非得中暑不可。

临近正午的阳光相较下午而言,并不算得太过不炽热,但强烈的光照会让人眼睛感到不适。好在祈理蕴戴着一副墨镜,板起一张老脸正接受阳光的洗礼。

“这该死的太阳,比我在托米尼湾见到的太阳都还要热,该死。”拿出一张方巾,祈理蕴焦躁的擦拭额头和后颈的汗水。

“上帝!到底是谁选在这个时候交易的?这个人真该被送去绞刑台和路易十六一起杀了。”

“先生,交易的时间和地点是您定的。”

背后的助手小心提醒着祈理蕴。

祈理蕴擦汗的手一顿,转身看向这名助手。

“卢卡斯,你觉得你很幽默是吗?”

卢卡斯头一缩,不敢去看祈理蕴的眼光,只能小声道:“很抱歉领事先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