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风起云涌37(1 / 2)

98年的歌坛风起云涌

从张晨在二月份发布新专辑后,直到三月,才有凌志轩的《蒙娜丽莎的眼泪》挤上了排行榜,紧接着滚石唱片推出的新人徐怀钰也带来了《我是女生》。

二三月的华语乐坛,被张晨的五首歌以及林志炫、徐怀钰所占领。

在影视剧方面,《泰坦尼克号》这艘巨轮终于以不可抵挡的方式,横扫了整个北美电影圈,其余电影在它的碾压下,哀嚎不断。

而在三月初,张晨《东方之子》节目也如期播出,向全国观众们展示了一位“真实”的张晨,而所有的质疑,所有的猜测都因这期节目的播出,和之前新闻联播的10秒画面报道后,烟消云散。

而圈内人,谁也不敢在明面上质疑张晨的成就。

这也是张晨希望看到的,国家需要他这样的对外人才,而他也需要这样的人设。

所以就这样,一个鲜活的“天才少年”形象,以碾压的姿态,出现在了整个内地娱乐圈。

与央妈不谋而合的,在大洋彼岸,时代杂志同样以“天才少年”来称呼张晨,这也是继巩利、王妃后,第三位登上时代杂志封面的华人明星。

但“天才少年”张晨,却在众人视野中消失了整整半年。

期间湾湾那边还邀请他参加金曲奖,他以学习为由给拒绝了。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现在的金曲奖,还没有像之后那么受人追捧,含金量不高。

有时候颁奖,不是你想颁给某个明星,那个明星就会去的。也要看你这个奖的含金量高不高,如果每个奖都去,张晨一年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光顾着全世界到处飞就行了。

而港岛的“十大劲歌金曲”张晨没资格去,这个奖项目前还是港岛人自己的奖项。

但大洋彼岸的“公告牌”奖倒是去了一趟,毕竟这回公告牌可是给足了面子,没有在排名上给他下黑手。

他从中获取了包括“最佳新人”“最佳流行专辑”、“最佳单曲”“最受欢迎亚洲艺人奖”在内的6个奖项。

不同于格莱美,公告牌更注重商业性质,只要专辑卖的好,电台点播的多就能拿奖。

张晨的同名专辑《leon》在大半年的时间里已经在全球销售了3300万张,同时也获得了唱片协会的“金唱片”“白金唱片”的认证证书。

最重要的是让张晨又收获了近8000万美元的收入,不得不说在实体唱片年代,歌手是真的比影星赚钱。

哪怕是程龙大哥,在《尖峰时刻》上映大卖之后,片酬也仅从400万美元涨到1200万美元。

论起在北美的影响力,现在的程龙仅弱张晨一头,主要还是因为“天才少年”的名头太出圈。哪怕是影视公司也接触过张晨,但是都被他以年纪太小,不合适给拒绝了。

主要原因还是角色太小,没必要被一些烂片来消费自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