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路上[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五十八)65(1 / 1)

从进公司的第一天起就进入了不停的忙碌状态。手上一款头戴式耳机产品已经由设计公司画了所有的结构,只等着马上开模了。老板要给我看看,检查一下有什么还可以优化的?我拿到3D图纸一打开就惊呆了,不得了了!老板的心真大,这个样子的结构图也敢发出去开模。估计产品还没有做出来,就被模具和生产给搞死了。估计画这款产品的人也不是很懂结构,更不怎么懂生产的工艺。只是按照自己画图的思路,简单的把产品图画出来了而已。至于之后的模具好不好做?产品好不好组装生产?就没有过多的去考虑了。我跟老板说出了一大堆的问题点,以及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后果。然后强烈要求,我需要立刻大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便得了强迫症,并且近来越发的严重。我觉得有问题的地方,我能做得更好的事情便要想尽办法的搞一搞。不然等真的按照这个图纸去开模,那之后可要害苦我啊!

老板是个急性子,要做的东西就希望马上能看到结果。之前就说过,他这个产品要立刻开模,并且试模的那一天就要量产500套。我心里没忍住的笑了,然后疑惑的问老板:“你们以前开模也是这样玩的?”他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做这种类型的产品。”难怪了,我告诉他:一般模具周期是30到35天,并且只是第一次试模。而第一次试模的产品会有一大堆的问题,修改完了之后可能还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的试模。这个次数不仅取决于前期ID的设计方向和水准,更重要的是结构工程师的能力水平。试模后需要工程师组装总结问题点后再进行改模,改完模再继续试模周而复始。而前几次的试模最多啤个二三十套,再多了模具厂也不会同意。因为前几次试模会有很多地方都没有做到图纸的效果,试那么多出来只是浪费材料而已。所以需要多次的试模改模后再根据试模组装后的效果决定是否可以进行试产?因为试产的时候要将产线的正常生产往后挪,会耽误了其他产品的生产出货。所以一般试产都是几十套到一百套,先看看产品组装测试后的效果。即使耽误了其他产品的生产也不会有太长的时间,产线稍微赶一赶就能追得上来原来产量的。试产也有可能不只一次,这取决于当初设计开发这款产品时的设计要求和最终效果的取舍。然后才开始大批量的量产。所以整个产品从设计开发到量产没有个小半年是出不来的,除非是特别简单的产品。这就是我为什么当时就笑了的原因,心里就意识到了这个老板肯定没有自己完整的搞过一款产品。我跟老板简单的算了一下时间,告诉他:我们这款产品试产出来都至少需要三个月,并且还是很乐观的估算。老板思考了一下,然后振臂一挥的跟我们说道:“别人家试产要三个月,我们只要一个月就试产,并且试产500套!”然后把试产的时间大大的写在了白板上,叫我们一定要搞出来。我说:“图纸上还有很多的问题,我需要修改后才会发出开模。”老板说:“行!但是要尽快投模下去,最多在三天之内。有什么要修改的地方要拉着生产和修理员讨论一下看看需不需要真的改?”心里觉得奇怪,工程出的新产品要怎么改不是应该工程这一块决定的吗?为何还要去问生产和修理员?后来才看出来,公司里只有一个做ID的工程师,一个生产主管管理着整个公司。老板自己搞广告设计和包材设计,连带和外面的PCB板公司的沟通。剩下唯一一个懂点工程的是修理员兼PE,对电子方面的问题懂一些。我来了才有结构工程师,以前一直都是给外面做的结构,ID工程师出资料开模打样。老板便是一个把大家都认为是一团兄弟在一起做事的人,不管有什么事情都是拉上一堆的人在一起讨论。初进公司,也不知道这里面的套路?改这款产品的时候,每次有点小问题也都只有按着老板的要求:拉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人一起,告诉他们我要改哪些地方?要改成什么样?他们同意了我的修改要求,我就告诉老板:“他们同意了,我要开始修改了。”他这才点头同意,心想:这小子,我只是叫你看一看了马上发出去开模。你却要大改,真是浪费时间!可这产品最后都是需要我自己弄出来的,前期不改等开了模就不知道会弄成什么样子了?到后面出现任何的问题就都是我的责任。从来都不喜欢做出一款失败的产品,尤其是进公司的第一个项目,除非是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

于是中午、晚上吃了饭就立马回座位改图。由于设计公司画的图毫无思路可言,稍微一动就全屏爆红。硬着头皮猛改了3天,终于把之前发现的一些大问题改得差不多了。可我始终认为:还有一些问题点没能想明白,一下还没有考虑好最优解。可老板催得急,只有先投模下去了。从我把模具、电子、各种辅料的打样资料投下去开始,老板就在不停的催我时间。我觉得这样的催促是没有如何意义的,别人公司又不是你自己家开的,不是想怎么弄就这么弄。别人都已经放假下班了,还要叫打电话催他们快点上班帮我们赶时间。别人也都已经告诉你了,什么时候会给你东西?不行!天天QQ发消息催。QQ不理就猛打电话,一直催到别人很虚伪的不得不答应“好”了就不催了。可到了时间依然东西出不来,就又是打电话猛催,然后质问别人为什么答应了的时间做不到?我平时大把的时间都花在了这上面,自己主要画图的事情都没有时间去处理。刚刚画图有点思绪了又被催着去要东西给打乱了。不仅天天逼着催别人,也天天逼着催我们东西什么时候可以出来?我只做有把握的事情,天天叫我把时间都浪费到了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上。我觉得这和我当初进来时的意愿不符,于是提出了辞呈。可是老板却又苦口婆心地不让我走,虽然说好不这样的催了,但我知道不可能改变得了别人的性格。后来想想: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就要一直坚持下去,不要被其他的事物所干扰。人无完人,不可能有三头六臂。任凭你再怎么催,我也要按照自己的安排一件件的把事情做好了再说。一天的时间也就只有那么多,不是你催促得急一点就会多出来几个小时。被这样扰乱了思绪,浪费的时间反而会更多。后来,这个产品三个半月才进入了上线试产的状态。却也已经是过程最顺利的状态下才有的结果,可试产出来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修改。还有很多的问题是由于之前检查的疏忽,现在已经无法更改或者需要大动干戈才能改好。待修改完善之后,终于做出了在这里的第一款自己认为带着不少瑕疵的产品。

在这里唯一值得庆幸的事情便是之前一直想着找地方实现ERP流程的操作,让我有了发挥的舞台。刚进去不久,老板就叫了一个做金蝶ERP的人来整系统,说是一个月之内就要把系统用起来。觉得挺高兴的,之前对ERP系统的研究终于可以在这里有了跟别人交流的机会。可他给我们开始上的第一节课就让我觉得很失望。之前一直用的是易助ERP,用习惯之后觉得还挺好用的。可是到了金蝶这里,不是这里不能动就是那里不能动。然后很多地方也需要自己设置成本公司的产品品类,这太浪费我们的时间也容易出错。本来ERP系统就是用来减轻团队流程的负担,傻瓜式的输入几个简单的参数以避免新员工出现过多的错误。这个ERP搞得个个都是软件高手似的,还像个宝贝疙瘩一样,哪也不能动还不能默认设置。便不怎么看好这个ERP软件,要是按这样搞下去真会被搞死的。做物料编码的时候,竟然全部是用的流水码。我跟老板说了这个ERP软件的不足之处,可老板却始终觉得这个软件很好。但最终主要是我们工程用这个软件的啊,我强烈要求编码规则不能这样的用流水码。于是老板叫金蝶的那个人提供一份别人公司的编码规则来,老板他自己修改。等老板修改完编码规则给我看的时候,我又发现了一大堆规则根本不适用于我们公司的产品,我又要求大改。老板心想:只是给你看看,你又要大改!你这么的喜欢改,那就干脆给你弄去吧。于是,我又多了一份写编码规则和编编码的工作。我用之前在其他公司用过的规则做参考以及先前对物料系统的研究,然后根据本公司的产品特性重新写编码规则。因为编码的编写关系到公司今后五到十年的系统使用,必须要考虑得更长远。很多规则都是今天确定好了,明天又被自己给推翻了。老板认为我在做加法,给公司增加负担;但从长远的角度上来说,我认为我一直在之前的方案上做减法。剔除了很多不必要的东西,归类了模糊不清的种类。从工程到生产到采购和仓库,不停的自己来回演算。写得我晚上做梦都是在编编码,加班加点的终于编出了所有物料的编码,马上就可以入到系统中去了。之前老板希望系统装在云端上,为了广州和深圳的同事能一起同时办公。可是云系统受限于网速,网络不好就根本没有办法使用。到后期所有相关的同事在系统上办公的时候,只要网速不好那所有的人就只有干坐着等网络刷新。所以我是反对的,可老板觉得装个本地的服务器太贵了,一下要一万多块钱。我觉得被网络耽误的时间成本可以买回来好几台本地服务器了,然而这件事情没能拗过老板。当我在云系统上录物料的系统资料时,发现了金蝶系统诸多致命的错误,导致系统宕机根本没有办法使用了。一开始,那个人还可以稍微处理下问题,可是到后来根本就没有能力解决了。后来有一天联系不到了,老板说:他跑路!钱都没要。一时间,上系统的事情便暂停了。

我觉得,随着公司的发展越早用上系统对公司是越有利的。对于我们做工程的而言,也是能减轻我们与其他同事沟通中的负担。既然都已经开始了物料系统的工作,就应该继续做下去,所以我是极力劝导老板继续上ERP系统的。老板可能也认为我热衷于这件事情,终于在我的劝说下叫我继续在网上找我之前用的那套易助ERP系统的实施公司。找了几帮人来公司了解,都因为各种原因没能谈拢,更主要的可能是老板认为太贵了。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公司来帮我们做系统,并且价格也很便宜。经过两个多月的研究和讨论,近来终于可以正式上线测试了。几个月的辛苦,终于迎来了最终的考验。

于2017年12月17日整理于2024年04月09日

没想到当初对ERP系统的研究和实施的期望,竟然真有了机会来实现。从初遇ERP系统的厌烦到主动去深入了解,犹如之前对PROE的厌烦到成为自己的傍身技。不管何时都要做更多的准备,说不定有一天就用上了。

感谢你看到了这里!我就是黄小利,一个被工程师事业耽误了的作家。我来这里就是为了吸粉,分享我根据打工经历记录的自传小说,欢迎各位关注:流浪的路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