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胡人踪迹29(1 / 2)

白伍这才理解为什么两千多年前已经统一度量衡,新朝还要近现代才学会工业标准化。

尺度只能说是官方统一了一个名字,具体标准并没有完全统一,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官方标准,民间还有不知道多少套标准。

甚至官方的尺都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用来量人的尺,小一些,另一种是量物的尺,大一些。

后世有人混淆二者的区别,然后得出古代到处都是两米以上的超人的结论。

民间更是五花八门,有些工匠为了表现自己的技艺历史悠久,还在用先秦时期的标准做的东西。

做刀剑还好,做零件众多的复杂机器就可能出现组装不上去,或者是组装完多几个零件的问题。

白伍干脆打造了几个铜方块,还有游标卡尺,严格按照标准要求,不符合标准的零件一律拒收,若不是他给的确实够多,压根没有铁匠愿意接他的活。

统一标准之后,总算是制造出了能用的纺织机和缝纫机。

大型的水利纺织机除了效率更高之外,便是宽度更大,常规的纺织机限于人手长度,因此不够宽,做衣服之时需要将两块布缝在一起,衣服中间会有一条线,唤作中正线,也叫做中缝线。

由此还衍生出了一个典故,凡人见仙人之衣无缝,问其故,仙人回答:天衣非凡俗布匹织造,因此无缝。

最关键的是白伍的生产效率和成本更低,可以打价格仗,只要比同行低个两三成售价,他便能取得绝对优势。

折腾了整整三个月时间,制造机器到培训工人,总算是生产出了布匹。

生产布匹可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由于铜钱的缺少,古代经常把布也当成一般等价物使用。

快速生产布匹相当于是有了合法印钞机,为了防止布匹生产过多贬值,白伍还通过陈熙的关系联系了一些商人卖到了洛阳去。

凉州城不过二三十万人口,算上偏远农村和小城才两三百万人而已,大部分还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什么消费能力。

洛阳才是繁华之地,作为国都到处都是达官显贵,消费能力还是很强的。

不过通过别人的销售渠道卖东西自然是要分成的,世界本质上是一个排排坐分果果的游戏,不会分配利益,就算是楚霸王英雄盖世也只会落下一个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下场。

只要会分配利益,就算是输了几次,也会有人重新聚集过来。

白伍的布匹生意,每个月都有几百万钱的利润,虽然不及卖药,但却是一个长久的稳定收益。

陈熙通过销售渠道每个月就能拿近百万钱收益,这笔钱可以养更多的士卒。

再加上他做下水生意赚到的钱,基本上养个一千士卒没什么问题。

只是他学白伍搞精兵策略,花销更大,养五百士卒已经把钱用得差不多了。

士卒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最次的一等花销便是给一口饭吃,军械约等于没有,只能打顺风仗,逆风基本上指望不上。

高一等的精兵不仅需要给足饱饭吃,还需要给足粮饷,军械也要用好的,每天的操练停不了,所谓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一只满饷的军队战斗力是非常惊人的。

算上所有花销,养这个水平的精兵起码要每人七八千钱一个月,要是配马,练成骑兵翻两倍都不止。

陈熙手里的钱也就是刚好够用而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