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李凤设立政事堂(1 / 2)

房龄等人听着魏宁这样吃枪药地样子,也是无可奈何。对于这位好友,他们清楚得很,说话从来都是能够把人呛死。

抬头房龄等人注意着李凤的反应。

看到李凤面无表情的时候,几人内心忍不住沉重起来。

‘天子发怒不可怕,可怕的便是天子面无表情啊!’

内心情绪无比严肃说着。

而在表面上

房龄起身上前一步,行礼道。

“还请陛下详细为我等说明一下政事堂之事。”

这句话是解围,也是在将话题地中心重新转移到政事堂上,而非刚刚魏宁硬钢李凤的事情上。

看着房龄,李凤这时候语气平静开口。

“大唐疆域辽阔,每天都会有很多的事情由下面的人送上来。朕就算是每日不停歇的处理朝政都会感觉到力不从心,一些事情无法及时处理掉。

这对于大唐而言并不是好事情。而且中书省与门下省之间有时候会因为政令不和,导致政令没有办法及时发送到尚书省进行执行。

所以朕才设立政事堂,届时诸位爱卿坐在一起将一些朝政进行处理,减轻朕的压力同时诸位爱卿也能够更加好的沟通交流,确保政令能够及时进行实行。”

说完这番话,李凤扭头看着刚刚怼自己的魏宁。等待着魏宁这个人说话,他倒要看看这时候这家伙是否还能够说出他怠政的话语。

被李凤注视的魏宁此刻低着头思考着李凤说的这些,想了想发现自己好像是错怪陛下,刚刚的反驳好像有些太过于心急。

不过在想到这里的时候,魏宁察觉到这个政事堂好像是存在一些问题。想到这里,魏宁便站出来。

看着站出来的魏宁,李凤嘴角忍不住勾勒一抹笑容,笑容在脸上转瞬即逝。

“陛下,微臣觉得陛下这般安排确实很好,但微臣发现这样安排会存在弊端。”

“说来听听?”

魏宁所说的存在弊端让李凤很好奇,开口示意魏宁说明问题。

得到示意的魏宁开口道。

“陛下,这样做确实能够减轻陛下压力、让国家大事处理起来更加迅速、我等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

但这样也会导致我等之间要是存在相互勾结、徇私舞弊之事,将会导致很大的危险。”

“我相信诸位爱卿。”

李凤看着几人未直接说出解决办法,但是开口对着几人表达信任。这样的信任自然是让众人谢恩,但谢恩之后杜晦则是开口。

“陛下能够信任我等,我等深感荣幸,但陛下应当为后世考量。为了后世这种危险不会发生,所以请陛下莫要将信任带入其中。”

“杜大人所言极是,陛下莫要将对我等信任带入其中。”房龄这时候应声附和。

“陛下,莫要将对我等的信任带入其中。”长孙忌、李药师等人这时候也应声附和。

劝诫之声在大殿之中响起,李凤听到这般劝诫之声,心中很高兴。高兴之余,思索着解决办法。

“届时政事堂中进行的朝政处理需要诸位通过之后需要诸位署名、盖章,最后通过中书省润笔出令、门下省通过才能够让尚书省执行。

一旦存在因处理不当导致的问题,署名者同责。”

“陛下,若我等意见不一导致政令无法通过、朝政无法及时处理适当如何做?我等应当如何判断朝政是否需要转交于陛下?”

魏宁听闻李凤给出的解决办法后,再次朝着李凤提出疑问地方。看着提问题的魏宁,李凤这时候补充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