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我大哥可不一样(1 / 2)

“三儿,别胡闹,你哪会治病。”

母亲李玉珠扛着长杆,宠溺地白了他一眼。

一下午的劳动,汗水早已浸湿她的鬓角,顺着脸颊滑落下来,留下一道道干涸的泥污,跟土著人画在脸上的彩绘似的,惹得人直想笑。

看着明明才四十多岁,眼角却已满是鱼尾纹的母亲,王禹安心中喟叹,笑着解释道:“妈,我真的知道怎么治疗小花的积食和腹泻,你当儿子读这么多书,都是白念的呀?”

听他这样说,李玉珠和王红河对视一眼,半信半疑。

王巧安大眼珠子一顿乱晃,在旁边帮腔道:“可不是,我哥不但会治病,还会借东风呢!”

“啥、啥借东风,从哪学的?”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农民,父亲王红河一下子被自己闺女给唬住了。

“《三国演义》里学来的呀。”

王巧安龇牙一笑,新月般的脸颊上满是欠打的表情。

“王禹安!”

即便见识再少,李玉珠也听说过《三国演义》,知道那是小说来着,气得她当即就把长杆举起来,作势欲打,“你个龟孙儿!让你在家读书学习,将来好考大学,你净给我看杂书!你那媳妇儿还要不要了!”

王禹安吓得撒丫子就跑,自己闺女都顾不上了。

田间地头一阵鸡飞狗跳。

几个放工的大姑娘小媳妇儿瞧得咯咯直乐,在一旁打趣道:

“李婶子,又想自己儿媳妇了?”

“那你可不能把禹安给打坏了。人家楚玉婷就是看上了他这个人才以身相许的嘞,自己男人要是被打傻了,人家就更不回来了呢!”

“你可真的要用功读书了呀,王秀才?”

几个小娘们儿说话绵里藏针,李玉珠和王红河尴尬地笑了笑,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接茬了。

毕竟,儿媳妇楚玉婷一去不回是事实,自家儿子确实要考上大学才配得上人家。

可就跟《范进中举》似的,一个农村小伙何年何月才能完成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啊?

“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哪知道,正在此时,王巧安抱着长杆,摇头晃脑地走了出来,“我哥读书识字是为了增长见识,建设祖国,岂是为了一个女子悲悲戚戚?”

“要知道,当初可是楚玉婷自个儿倾慕我哥的勇敢和善良,提出以身相许的,不管我哥考不考得上大学,他依旧是那个王禹安。至于回不回来,是她楚玉婷自己的事情。”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你们这些大字都不认识几个的娘们,管理好地里的庄稼就好,还是不要乱给人出主意吧。”

这一顿之乎者也,听得李玉珠和王红河眼珠子都瞪圆了。

那几个小娘们儿更是气得脸颊通红。

她们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可好赖话还是听得出来的,被一个小妮子这样挤兑,当即就气道:“王巧安,就你能!”

哪知道,四丫非但不生气,反而掸了掸衣袖,笑嘻嘻道:“那是!我确实是比较能的,只是能得还不那么显眼罢了。”

“哼!”

几个大姑娘小媳妇儿见说不过她,瞪了她一眼,气鼓鼓地离去了。

“四、四丫,这些话你从哪里学来的?”

李玉珠咽了口唾沫,好像第一次认识自己这亲闺女似的。

“刚才我不是说了嘛,《三国演义》里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