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力(1 / 1)

幸福生活是人人想要追求的目标,而如何过得幸福也是每个人考虑最多的问题。中年人面对如山的压力经常会陷入自我封闭模式,可以明显感受到他们不在状态,精神不佳,此时若有人询问近况,他们则会勉强一笑,告诉其“还好,还好,并不多言”。其实内心苦闷难奈,却难以开怀倾诉,并不是不愿将自己的愁烦事呈现在他人面前,只是害怕对方不耐、不理解。知己总是少的。

因为害怕对方的态度就躲避三舍,独忍忧闷这真的算是思虑太甚,研究表明幸福感的增加需要与他人积极的互动,提升自我幸福感可以从帮助他人开始,所以大可不必害怕倾诉得不到理解就此放弃解锁幸福的机会。

创造幸福是一种能力。这个能力围绕着意义探查、自我实现、价值传递。意义感的丧失很容易使个人陷入自我怀疑、无聊空虚的低能量情绪中,造成的结果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事三分钟热度的生活,这样的日子极具有迷惑性,总觉得忙忙碌碌,但却未曾有有效的进步,最后反而会对自己未能及早醒悟懊悔不已。那么如何解码自己生活的意义呢?首先最应该弄清除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指导所有行动的总方针。有人说人生漫漫很难知晓自己适合成为什么样的人。这里需要注意每个人都是极具特点的,应该挖掘自己的本色,而不是经过层层选择后的适合,越真实越是动人,也就越有动力去探寻。意义像棵大树,每日的行动一定有目标在驱动,目标就是意义树上的枝丫,根据这个脉络来梳理出顶层目标-最想成为的那个人。当意义驱动着每一天向前进的时候会发现颓丧退却,积极自信的生活如诗如歌。

顶层目标由若干个中层目标组成,中层目标又可拆解为很多小目标。有人会问如此多的目标该如何去实现?这里需要明确目标并不是越多越好,重要的是要围绕核心。比如想成为一个身体健康的人,首先需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这样才能知道从何开始,不盲目试错是成功的基础。然后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运动方式,制定训练计划,每次完成计划可以给自己一些奖励以强化达成目标的喜悦。进步的内在机制是持续的正向反馈,以及不断的小赢,这些小赢经过时间锤炼就凝聚成了自我的蜕变与实现。

自我实现的喜悦如何能够内化成幸福的记忆,很简单,秘诀就是去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分享带来的收益是巨大的,一方面交流释放了情绪,另一方面情感得到了升华。在交流中思想的碰撞的火花,促进了自我审视。一个人的前行是孤寂的,但若有志同道合的一群人那么旅程将会是轻松惬意的。

生命的焰火,绽放了自我,意义虚化了落寞,具像了生活,行者在途中高喝,吟诵着知己的别歌,不苦不哀,长乐开怀,笑对众生,悲悯怜爱,长乐长乐,安得无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