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字经(1 / 1)

三字经成书于南宋末年,由儒者王应麟先生编撰用于启发后辈蒙童,最初用于本家孩童教养,后广泛在私塾中应用,书文三字一言,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更是涉及广泛,历史,哲学,文学,礼仪,忠义孝悌多有涉猎。全书微言大义,于古启发孩童修养孝悌礼仪为举孝廉入仕途铺平道路,于今对教育孩子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意义。三字经不仅小孩子要读,作为家长我们更要熟记于心,孟母三迁,子不学断机紓这样的教育理念需要理解学习。

开篇之言,讲人之大善,人之善莫过性本善,孩童的纯真,阳光灿烂的笑脸,不知疲倦的张望,懵懂好奇的求索,一举一动,美感十足,至美至善。性相近,习相远,特别提出了环境对孩童成长的影响,孩童成长的过程是一个模仿的过程,小孩子为什么最早开口讲爸爸妈妈,因为父母对他们说的最多,对父母而言自然最期待孩子开口喊爸爸妈妈,孩子模仿的多了也就脱口而出。好的环境对于成长不言而喻,现在很多父母争抢着为孩子入学抢购学区房,大概有些孟母三迁的味道了。

教之道,贵以专。则强调了育儿成才离不开坚持专注,现在很多家长意识里是把孩子送入大学自己的教育使命就达成了,其实不然,大学教育只起到了教学子们如何在现代社会入世谋生,并未实现立德立命,做父母的还是需要以身作则,为孩子们安身立命树立榜样。现在孩子们动不动就选择放弃生命,这种草率的冲动和父母的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正所谓养不教,父之过,为父母者也要做好终生为师的准备。如何去行,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够谨慎思考,吾日三省吾身,与孩子们一同成长可谓是一善举。年纪稍长很多孩子会抱怨与父母有代沟,无话可讲,或者说的话永远不在同一频道,这侧面反应了父母也需要学习进步。

子不学,断机紓与子不学,不相宜,前句讲父母的教育之道,要结合事实有方法,长篇累牍的讲道理孩子听了只会逆耳。后半句则提出了要让孩子们知道不刻苦学习,是不明智的,拿祖狄闻鸡起舞,苏秦悬梁刺股的故事来说,成功是离不开勤奋的。有才智更是要早早知道天道酬勤,要不然白白浪费了聪明的天赋,实为可惜。没才智的需坚定勤能补拙的信念,这个信念一定要从小树立,不然半途而废长大成人后愚不可及,那可真是悔不当初了。

人不学,不知义。论语学而篇有很多和学习相关的论述,学而时习之,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最重要的目的是能明是非,晓善恶。义,人人心中有正气,无愧于天,这人才算是做的明白。做明白人,做正确事,这是学习的目地。

百善孝为先,古人举孝,今人反而不太讲了,随着西方思想的冲击,做父母的,做孩子的影响甚大,父母只想着不成为孩子们的负担,孩子只想着如何在现代都市安身,两代人隔断在钢铁洪流的冲击下,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悲剧。敬父母若敬天地,孝父母为立命之先。

吾感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