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行55(1 / 1)

古道悠悠,青石依旧,千年来颜色不改,虽人迹匆匆音容消去,道亘古纳藏时光。为探寻古人足迹,为感受古道厚重,为远离尘世喧嚣,为满足亲近自然的冲动,我们踏上了旅程。

徽杭古道始开辟于唐,自西起安徽绩溪伏岭镇江南村蜿蜒至杭州临安清凉峰浙基田村,全长大约二十公里,途径江南第一关、施茶亭、黄茅培、下雪堂、上雪堂、蓝天凹、永来村,一路青山叠嶂,小溪潺潺,瀑布飞腾,竹海翠然,景观迷人,难分难舍,行者怅然。

自上海出发,驱车五个钟头终于到了古道的杭州清凉峰入口。永来村坐落在清凉峰脚下,村庄依山而立,一条丈宽小河蜿蜒流出,陡峭处水花激石四射,颇有银珠咋破水浆迸的气势,平静处流水缓缓,有鸭群水中嬉戏,或低头捋羽,或潜游觅鱼,动与静和谐自然。村中多是错落有致的小楼,白墙彩瓦,配着山的绿,天的蓝,真如一副惹人注目的水彩画。

沿着村中柏油路上行约有一里地,直至大路尽头,转下入山涧,开启古道之行。村落渐远,山野寂寥,微风扑面,云气蒸腾,突然闯入的外来客,一定会被这份静给惊到,入耳只有溪水哗哗,竹叶沙沙,虫鸣唧唧,心跳咚咚。当意识回转,融入山林之间,翠竹映眼,林海涌目,小径曲折,这山、这路、这神秘的天地。

在林中穿行是寂寞的,恰恰是这份寂寞消除了心中的浮躁,平添了一份淡然。在这方不被打扰的天地,怪叫着,呼喊着,惊奇着,感叹着,情绪拉满,卸下负担,心境开阔,目清神明。古道的厚重大抵是它背负了太多人的沉重。

入山林潜行四五里,到了悟亭歇歇脚。亭子主人为一老妪,年过七旬,身体硬朗,口齿清晰,她二十年来为古道行人免费提供茶水,热心依旧,古道热肠,应是如此。一亭,一妪,一杯茶,一条道,一个人生,一道风景。

和老人家挥手告别,继续攀行而上,道路渐陡,谨慎前行,路中偶遇一凹泉水,清澈可人,入手冰凉,鞠起一捧,拂面,注入新活力,驱散疲惫感。道中老树根系盘错,似蚯蛇横卧,有密有疏,全凭老树心意,为行者设置障碍,为旅途增加乐趣,古道之行,一炼耐心,二锻韧性。跨过最后一段蚯蛇阵,就到了一线天,一路上坡,青石台阶向上延展,望去消失在天的尽头。一线天,两侧巨石夹道,一次只能通行一人,从下上望天空仿若被切割成一片巨大的镜子,此时若有行人穿过,仿若投入另外一片空间。

穿过一线天,就到了蓝天凹,这是被群山包裹着的山谷,谷中有小溪,溪水滋润着谷地,青草平铺,青石古道铺在草地上,不知通向何方,让人向往。

山谷左侧有一山路直通山顶,登高望远,山峦起伏,向下望去山深林密,仔细探寻,竟有一条小径蛰伏其中,深入林中,扎向山底。沿小径而下,去有七八百米,两户人家,住在山洼,屋后山崖,屋前涓流,有袅袅炊烟,原是客旅之家。

停一宿吧,明日再向前出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