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仇家恨(1 / 2)

不过捋了半天,霍廷恩感觉其实还是顺其自然就好。

本来嘛,自己就在这个世界生活了一二十年了,也没感觉不对。

只是多了段三十来年的记忆,才感觉有些乱,其实不就是个普通的清末嘛。

顶多多了些武术名家,但在枪炮之下,依然改变不了历史进程。

也许,能够多挽救一些各种战争下苦苦挣扎的民众,也就如此了。

不过,在另一段记忆的影响下,还是有些不同的。

至少,多了些历史进程的记忆,也许自己能尽可能地挽救国家和人民,不过也得看自己以后的发展了。

同时,还有着所谓剧情的记忆,至少能帮自己更好地了解当前世界。

比如,父亲霍元甲真正的死因!

父亲霍元甲的一生,基本和电影《霍元甲》一样。

年少气盛要做津门第一,结果刚愎自用导致满门被屠戮,只有霍廷恩自己因为被母亲藏起来而幸免于难。

从这一点来说,霍廷恩其实一直对父亲有所怨气的。

但不得不说,三年沉寂后的霍元甲渐渐有了宗师气象。

武功脱胎换骨成了化劲宗师,在国家危亡下,也渐渐起了以武强国的想法。

甲午中日战争后,更是创立了以武术强身,以武道强国,以精武精神扫清国人积弱气象,不以门户为念,广传拳谱的精武门。

一次次对外擂台战的胜利,更是提振了国民气象,津门和上海一带甚至有了尚武气象。

可惜,却惹恼了刚刚从清日战争中胜利不可一世的日本。

这时候的日本,国傲人傲,因为本国狭小又天灾频发的地理环境,便对隔壁这古老东方大国得天独厚的广袤国土产生了觊觎之心。

毕竟刚刚胜利,中国又积贫积弱,哪能不起蛇吞象之心呢?甚至,已经制定了一系列计划。

其中一项,便是以武士道精神继续压迫中国国民,使之见日本便惧,为日后侵华铺平道路,到时候大炮一响,望风而降。

可是,却因为霍元甲的精武门和一次次擂台战胜利破坏了。中国人,居然有了人人习武,培养尚武精神的苗头。

毕竟这是个综武世界,本来就有许多武术宗师。虽然是积贫积弱的环境,但只需要一把火,就能唤醒尚武精神。

而霍元甲,恰到好处地当了这把火。

这很有可能让日本以后的侵华更加艰难,甚至失败。这让刚刚获胜不可一世的日本人如何能忍?

安排了一堆日本武道名家上台比擂,但脱胎换骨的霍元甲已经有了化劲宗师实力,甚至已经开始开创属于自己的新拳术,自成一派了。

所以,这些日本武道名家一败再败,只剩下芥川龙一、田中安野、船越文夫等寥寥几人还未败北。

这让中国民众更兴奋了,感觉甲午战争失败丧失的国民自信,一下子回来了一样。

因此,在日本武道第一人船越文夫明确拒绝来华后,虽说日本武道新秀田中安野向霍元甲发起挑战,但日本军方并不相信他能获胜,便准备使奸计下毒害死霍元甲。

不过擂台上霍元甲已经折服了田中安野,而田中安野发现霍元甲中毒也出于武者精神,主动认输。

日本军方的谋划已经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没打击到霍元甲的威望,还暴露了自身下毒的手段,激起了国民反日热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