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他也是?63(1 / 2)

随着海盐生意的铺开,薛绍也有了夺回薛家的底气。

这不,去年他便以经营不善、亏损日久的理由,联合被收买的族老们,对大嫂发了难。

薛继去世后,薛姨妈以薛家产业,填补王家和王夫人的行为,让一应族老很是不满。

四大家族同气连枝,薛家也的确是最弱的。

但这不代表,薛家要做他王家的附庸!

再加上薛绍也是正经薛家人,虽然之前不受重视,但这几年却在扬州弄得风生水起,也是个有能为的。

而薛继留下的儿子,也是个草包纨绔,扛不起家业。

经商的人家,可以坏,但绝不能蠢。

何况薛蟠又蠢又坏?

宝钗丫头倒是个聪慧的,却也是要嫁人的。

难道,又要让人拿薛家填补他家?

所以,薛绍也就顺理成章地,拿到了薛家大权。

不是有些坚持长幼有序的老顽固,和被王家收买的家伙表示反对。

但在薛绍亮出了那面内务府的腰牌后,也没人作声了。

说到底,薛家引以为傲的紫微舍人,也不过是为了皇家办事的皇商罢了。

充其量,有个天子家奴的虚职。

现在薛绍也进了内务府,成了给当今办事的,倒是比那紫微舍人也差不远了。

说不定,薛绍就是薛家的中兴人。

反对?

怕不是晚上想被祠堂的老祖宗,在耳边聊聊天吧?

当然,薛绍和大哥薛继的关系不差。

夺回薛家,也是大嫂和侄子干的事太不像话了,他怕薛家被折腾没了。

以他现在的能力,另起炉灶,也不是不行啊。

所以,对于大嫂和侄子侄女,薛绍还是乐于帮助了。

划了不少产业给他们,只是大都是不动产,吃喝不愁,却是不能挥霍了。

宝钗聪慧,也心忧被哥哥和母亲带到歪路上。

如今二叔夺回家业,却也给他们留了远胜小康之家的资本,倒是让宝钗松了口气。

薛蟠虽然蠢坏,却是个重情义的,也知道薛绍是为了他好,也就接受了。

只有薛姨妈不大高兴,觉得薛绍是個在大哥死后就夺人产业的恶人。

何况,产业被夺后,她再也不能在王家摆阔了。

那帮子人,包括她姐姐,都不再拥着她说好话了。

种种心理变化,却是让薛姨妈心中颇为不爽,也闹了不少幺蛾子。

见此,怕侄子侄女被养废的薛绍,也接收了侄子侄女的教育。

宝钗被薛夫人领去,和宝琴一起教导,还进了贾敏的女子学。

有了众多同龄女子一起交流,本就落落大方的宝钗,更加如骄阳一般耀眼了。

何况,女子学中有兰心蕙质的妹妹宝琴,有心思别具一格的穿越者盛明兰。

还有着桃李争春不输其芳,文高武就胜其一筹的黛玉。

着实让生来就出众的宝钗,也遇上了对手,也没了那高人一筹的孤独感。

宝钗是越变越可喜,薛蟠却是让薛绍头疼了。

学文几个月,仍旧一字不通。

学武也只有一身蛮力,什么排兵布阵、查勘地理,也是丁点儿不会。

有心让薛蟠和薛蝌一样,跟着薛绍经商吧,算术都算不明白。

连续试了几样产业,都被其搞黄了几家店。

看着薛蟠那不好意思,甚至对薛绍夺回家业感激涕零的样子,薛绍只能无奈扶额。

大哥啊!二弟对不起你啊!

从侄子手里夺了薛家,却教导不好他,这该怎么补偿啊?

不得已,薛绍只能默认薛蟠是个废物了。

也就保证其能安安稳稳地挥霍到老,也算仁至义尽了。

当然,薛蟠的坏毛病也得改改。

比如好男色,比如爱争勇斗狠,再比如,跟人强抢民女……

那日,在家里把坏毛病磨得差不多的薛蟠,也被薛绍放出去好好玩玩。

没曾想,竟看上了一个拐子手里的姑娘,当街和人争抢了起来。

一番争执下,薛蟠带的人更多,这段时间又被薛绍勒令学了点儿文武手段。

虽说啥都没学到吧,但许是天赋异禀,薛蟠也跟着那些老卒伍,增长了些气力。

可能,叫了呆霸王,还真有了几分霸王眷顾?

总之,薛蟠打赢了,人也抢到了。

但仍气愤不已的薛蟠还想把人打死泄气,但想到薛家现在是二叔的了,不好狐假虎威。

薛蟠又被二叔教了些道理,也知道杀人是有罪的,也就放了那群人离开。

回到家后,薛蟠又被得知此事的薛绍禁了足,学学道理磨磨性子。

被打的人也来讨说法了,一来薛绍声名不错,二来也没什么人员伤亡,也就赔了些钱了事。

当然了,江南各府现在都知道打拐的好处了,既能捞钱又能捞功劳,那拐子也被兴奋的衙差关押了。

看来不挖出来个拐子团伙,这家伙是没希望出来了。

这个小姑娘行为举止,倒像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却是不能让薛蟠个不晓事的给糟蹋了去。

只是,兴许是被拐得久了,小姑娘却是不记得家在何处了。

最终,薛绍也只是给小姑娘取了个“香菱”的名字,给女儿宝琴做伴了。

也没将其做丫鬟,吃住也同宝琴一起,倒如同姐妹一般,还惹了不少买来的丫鬟们嫉妒。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