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琏二47(2 / 2)

不通诗书,不知礼,麟哥儿又是个心思多的。若是不靖,污了女儿家的声名,反会成仇了。

说到底,还是观念的问题。

作为商人的薛绍,是想加深两家的情谊,女儿又不反对,便有了撮合之心。

而作为文人的林如海,则坚持必须知道止乎礼,方能发乎情。若是不知礼而乱来,怕是会反目成仇。

那么,作为勋贵家的贾家,又是出于怎样的坚持,才能让大脸宝能轻佻随意地帮人起小名呢?

总之,二人看着心照不宣,在此事上,确实有些心思不同了。

而林青圭,也将醒来下一场,至暗时刻——寒窗苦读!

这边,刚送走去京城的薛绍夫妇。林青圭也在满怀欣喜又瞬转绝望中,被贾雨村拖走学习。

那边,贾琏也悠哉悠哉地躺在从京城赶往扬州的船上。

两三年前,林青圭被设计病倒后,林家又来了扬州。

都说为母则刚。母亲啊,是最柔情似水,又狠心如刀的人。

若是对孩子有利,母亲便温柔以待;若是对孩子造成了伤害,那也将面对来自母亲的愤怒和心狠。

所以,出于某些原因,贾敏和贾府的联系也少了些。

连带着,贾敏和母亲贾史氏,联系也断了不少。

两年了,眼看着贾家和林家联系越来越少,纵然贾母有所猜测,也不由得心慌了起来。

荣宁二府,最有希望的进士贾敬修仙去了,读书种子贾珠也体弱去了。

余下的,只剩了把实职干成闲职的五品官贾政,没实职的袭爵人一等将军贾赦。

捐了官却没去过,反而成了贾府外事管家一样的贾琏,还有正事儿从来不干的大脸宝。

至于贾珍贾蓉贾环他们,更是不值一提了。

这一看,贾府空有一门两国公的名头,在外面却啥也不是,早就青黄不接了。

所以,贾府只能靠入宫多年还没发迹的元春,姻亲王家王子腾,以及未来可期的探花林如海了。

现如今,林家与贾家关系越来越浅,难道贾家要以王家马首是瞻吗?

原著林如海困死在扬州后,王子腾靠着喝贾家血,已经从贾史王薛的老三,成了当之无愧的老大了。

在史家几乎半退出后,贾府,一门两国公,说得好听,也不过是王家的附庸罢了。

这也证明了,有资源,不代表走得远。

王子腾靠喝贾家血进了内阁,贾雨村吃贾家资源也上了三品。

怎么贾府自己人,却没个支棱起来的呢?

菜是原罪!

坐拥两座国公府,却只有一個五品的实职,还干成了闲职。

可见贾府这两代人,能有多废!

所以,贾母怕啊,没了林家的关系,贾府也就成了他王子腾的附庸了。

当初那人对林家动手的时候,贾母也是知道的。

不过想到如果林家没了自己人,那林家的资源不就是他贾家的了?

没了林青圭,林如海不就得尽心帮自己的宝玉了?

这心有大有小,人也有远近亲疏。外孙子,哪有最疼的亲孙子亲啊!

所以贾母默认了。

可惜,失败了。

林青圭没死,贾敏也查清了真相,跟贾府的关系也淡了。

这都两年了,眼瞅着两家快不联系了,贾母也慌了。

这不,便以自己生病的名义,让贾敏带着孩子来贾府探望,顺带联络联络感情。

当然,如果宝玉和黛玉能一举看对眼,全了她双玉的想法,让宝玉也能吃到林家的助力,那就更好了。

所以嘛,这没啥正事儿,天天跟个外事管家一样的贾琏,也就被贾母派来扬州请人了。

“琏二爷,扬州到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