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修真(1 / 2)

朝闻道,夕死可矣!

此言一出,渊阳子更是惊为天人。

如此一句话,其中蕴含的信息量不可谓不大。

非大觉悟、大智慧、大决心、大无畏之人不可说出。

而这样一个信息闭塞之地、一个看着略显稚嫩的少年,却能够说出这样的话。

莫非……渊阳子再度上下打量了一下莫川,只觉得越看越不凡。

他忽然想起了以前见过的一些凡人,在面对他时的所作所为,不是下跪磕头就是谋求权钱。

而莫川,一开始能发善心救他,后面又对他保持谨慎……

不简单!

绝对不简单!

渊阳子不由得想到了某个传说……

赤子之心!

向道之人!

这两种心性的极致,前者千年难见,后者更是几乎只存在于传说之中。

今日,说不准就被他遇上了……渊阳子默默思索。

就算不是这两种,也绝对不会差。

他实在没想到,出来这一趟,竟是能遇上这样一块璞玉。

此般心性,万中无一,屈居在这山野间,实在是无用武之地。

若修行,此子恐怕前途无量!

“小友,那你可愿随贫道离开,加入我五道门,去探求天地至理,修那明悟真我之道?”略微沉吟,渊阳子试探性地对着莫川问道。

他有爱才之心,但也不想强人所难。

莫川愿意的话,他自是开心,若是不愿意的话,他也不会强求。

原本因为一些事情,渊阳子已经封心绝念,断了收徒的念头。

可今日,莫川的一言一行,却着实让他动容。

虽不至于直接收徒,但收入门中也是极好。

闻此,莫川没有着急答复,而是反问渊阳子:“敢问仙长,这明悟真我之道,所指为何?”

渊阳子一看莫川对此似乎很有兴趣,便解释起来:

“世人皆为红尘所困,为世俗所扰,本心蒙尘,浑浑噩噩,终不得其所求。”

“所谓明悟真我,需明见本心,不为外物所乱,心之所向,身之所行。”

“天地不过逆旅,万物终为归尘,得见天地,得见自然,不若得见自己。”

如此修真?

莫川心中有所触动,这与他的本心倒是契合。

不受外物所扰,唯尊本心所行。

当即他也不再迟疑,当即行礼:“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虽然这是他的意愿,但是他不好得直接请求。

如今渊阳子既然也觉得他有几分可塑,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如此甚好。”

渊阳子微笑着点了点头,“我五道门虽有些规矩,但大抵也算自由,届时你随贫道回去,便可直接入门。”

“不过我虽为长老,却也不能随意收徒,入门弟子皆由外门长老传经讲道,而后各自修行,待修为有成方可拜师。”

“原来如此。”莫川闻言顿时了然,而后问道:“不知这入门,可需要弟子做什么准备?”

那些小说里不是经常说需要什么福缘深厚、天资卓越吗?

也不知道这个世界入门需要的是什么。

“准备无需。”

渊阳子摆摆手:“修行,首重为心,而后是灵。”

“心者,意之所指,行之所至也。”

“你之心气不弱,不是那等鸡鸣狗盗、蝇营狗苟之辈。”

他十分满意莫川的心性,也不吝赞美之色:“若是你有灵,未来有朝一日或许有望‘闻道’。”

心和灵。

莫川知道什么是心,但是不知晓所谓的灵:“仙长,灵为何物?”

难道是灵根什么的?

“灵,万物之始,道理之机。”渊阳子轻声开口讲解:“我人族自遂古之初传道至今,盖因有灵也。”

灵?

莫川不懂,继续等渊阳子说。

渊阳子继续讲解:“世界广袤,你日常所见飞鸟虫鱼、鳞甲走兽、草木花果、高山流水、日月星辰等,凝道法之意境,聚有形之体,皆是有灵。”

“人体内也有灵,且得天独厚,蕴含无穷智慧,能夺大道造化,远胜天地自然之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