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机会(1 / 2)

步六弧隽:

“想让外界知道,皇帝之下,万人之上的宰辅,对贾秀无能为力?能够容忍贾秀的无礼?”

拓跋丕:

“就是啊,乙弗浑为什么要如此这般,给百僚看?”

步六弧隽:

“我知道了,乙弗浑心有恐惧,所以告诉外人;有意也罢,无意也好,都是心有阴翳。”

拓跋丕叹了一口气,说道:

“天命之年,呵呵!看看我家,夯土房、土炕。难道说,一辈子就这样过去?”

步六弧隽:

“渴言侯,我家不也是这个样子?没听说吗,太后的小院也差不多!”

拓跋丕:

“是啊,步斗官,日子不能再这么过下去!有什么好主意吗?”

步六弧隽:

“这十几年来,除了跟着皇上的乙弗浑、素和其奴,真正有大变化的就是独孤尼、源贺!”

十几年前,景穆太子拓跋晃忧惧而暴毙;官场传闻,因宦官宗爱诬告,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焘几乎杀光了东宫属臣。又传闻,宗爱担心被诛,悍然弑帝。

此后,诸大臣欲立拓跋翰为帝,宗爱矫太后诏,诛杀异见大臣以及拓跋翰,立拓跋余为帝。据独孤尼传言,皇帝拓跋余不甘宗爱控制,又被宗爱诛杀。

危机时刻,当时还是三郎幢将的独孤尼找到同为幢将的源贺,与南部尚书步六弧丽密议,抱十二岁的皇孙拓跋濬与三郎卫队冲入皇宫,诛宗爱,立拓跋濬为帝,是为高宗文成皇帝。

拓跋丕静静地听步六弧隽讲述,已经听过不知道多少个版本、多少遍的先朝故事。

步六弧隽:

“想想看,独孤尼、源贺、步六弧丽冒险高呼,唤起三郎卫队,竟能轻而易举诛杀宗爱,真是不可想象。”

拓跋丕:

“步六弧丽死了,其它参与者连名字都被世人忘记;而效仿的拓跋郁死了,拓跋目辰下落不明。”

步六弧隽酒醒大半,疑问道:

“渴言侯,你说这些话,何意?”

拓跋丕凑近步六弧隽,压低声音说道:

“拓跋郁曾经说过,百官惶惧。在下以为,现在才是上下皆惶惧啊!再这么下去,怕是惨剧将会重演!”

步六弧隽瞪大了双眼,再无酒意,同样将头凑近拓跋丕,问道:

“你说皇上与乙弗浑?”

拓跋丕吐出一口浊气,狠狠地说道:

“说句大不敬,无论皇上、乙弗浑谁先动手,都是大灾大难!唯有诛杀乙弗浑,天下方可太平。”

步六弧隽:

“不可!皇上幼弱,比照僭宋,没有王公、大臣敢让皇上亲政!”

拓跋丕嘿嘿一笑,问道:

“皇上幼弱,乙弗浑专权。步斗官,诸王公、大臣能够接受谁辅政?”

步六弧隽深深地看了一眼拓跋丕,慢慢说道:

“高宗文成皇帝在诏书中曾经提到,常太后有劬劳保护之功。如何保护,没人知道。看来,冯太后才是众望所归!”

拓跋丕点点头,用几不可闻的声音,凑到步六弧隽耳旁,问道:

“你说,有可能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