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首推(1 / 2)

拓跋弘问乞伏居:

“你怎么看?”

乞伏居:

“皇上,臣没有看法!”

拓跋弘:

“为何?”

乞伏居:

“皇上,愚以为,察其言观其行,论迹不论心。”

拓跋弘不再说话,闭目咏经。

乙弗浑家宴,送走乙弗乾归、乙弗阿扶真,谷浑洪留了下来,显然是有事。

谷浑洪说道:

“大王众望所归,百僚都不希望朝堂出乱子,都希望大王为宰辅,辅佐天子稳定朝局。”

乙弗浑:

“不然,有人说我想学司马懿。”

谷浑洪:

“大王,那是少数失意人胡言乱语,不需理会。”

乙弗浑闭目养神不说话,谷浑洪继续说道:

“需要有人上书推举,我准备找几个驸马上书。”

乙弗浑依旧养神,没有说话,也没有睁眼。谷浑洪站起来拱手说道:

“大王还有什么吩咐?如果没有,鄙人告辞!”

乙弗浑依旧没有睁眼,点点头,摆摆手,谷浑洪转身离去。

相关大臣中,谷浑洪对乙弗浑登顶宰辅最为热心。而今的形势是,万事俱备,只差上疏推举。如慕容白曜、李敷级别的人物,并不合适首推。由此,谷浑洪将目标放在皇室舅家,尤其是当今皇上的舅家人身上。

皇帝拓跋弘生母李氏,顿丘人,父亲刘方叔为宋济阴太守。世祖太武皇帝南征时,姊妹二人被掳回长安。李氏辗转入宫,为高宗文成皇帝拓跋濬所幸;拓跋弘被封为太子时,赐死。前些年,李氏几兄弟才陆续由宋归魏封爵;算算时间,还不到十年。

大魏官无俸禄,爵无实封,被皇帝称为令公的高允家,都要时常上山采撷野菜、野果,以补家用不足;清高如博士胡叟,全靠同侪给食度日,何况有爵无官、无营生、无声誉的李氏兄弟?李氏兄弟日子过不下去,全靠李皇后未入宫时认的干兄李洪之接济。李氏去世前,见到的唯一亲人也是李洪之。

李嶷封王前,谷浑洪便上门拜会李嶷,说道:

“未来的丹阳王,你这王位,全靠皇上恩典与太原王提携,一定要报恩才行。”

李嶷没多想,将这句话理解为场面话,向皇城方向拱拱手,回答道:

“荥阳公所言极是,我李氏满门富贵,皆为高宗及当今皇上所赐。为报君恩,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得了王位,李嶷也没有上门感谢这位谷浑洪尚书。谷浑洪比较干脆,直接扣押了一部分赐给李嶷的衣物。李嶷没收到衣服,暗自发愁;没这些衣物,如何支撑“王”的门面?找有司多番询问,才得知关节所在,便找来李峻、李诞、李白等五兄弟及李洪之商量。

李洪之官不大、爵不高,对大魏官场还是有所了解,告诉李氏兄弟:

“诸位兄弟,稍安勿躁,谷浑洪必有所求,且一定是我们兄弟能力所及。我的爵位低,上门拜访较为合适;小事一件,无需放在心上。”

其实,李洪之为官,也无收入,全靠其妻张氏经营资产,才能供养李氏一大家子。是故,送给谷浑洪的礼品,都十分寒酸。寒酸归寒酸,李洪之一点不在乎。

上门之后,客套话说完,谷浑洪把话题引到官场传闻、争议,谈铨衡,谈人浮于事,谈如何改变,以至于要不要一个宰辅辅政。李洪之听出些许味道,直接询问道:

“荥阳公,我这个人愚钝,有什么事需要在下,请直说!”

谷浑洪说道:

“既然文通这么干脆,在下直说!皇上幼弱,需宰辅辅政;但需要有足够分量的人上书推举,才可能禀报皇上,才可能朝议。”

话说到这里,谷浑洪停了下来,李洪之说道:

“荥阳公,朝廷记载,我是正牌皇帝亲舅!上书合适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