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出其不意38(1 / 2)

拓跋弘说道:

“朕欲拜顿丘王李峻为太宰。”

李峻为拓跋弘大舅,拜无权太宰,封名义王爵,勿需在意。李敷浑不在意,而其他臣子都在嘀咕,怎么又是李?这朝堂之上,李也太多了吧!

太宰虽贵,却无实权,没人愿意反对,反正又不用朝廷花钱,天子高兴就好。又是赞曰:

“皇上(陛下)圣明。”

拓跋弘反而有些不适,本以为会有一番讨价还价,至少也会有人趁此机会,提携一些关系户,怎么会没人反对?就连太后也没说什么,什么道理?

黄帝三一六四年丁未(公元467年),魏天安二年,宋泰始三年。

元月庚子,东平王道符谋反于长安,杀副将驸马都尉万古真、钜鹿公李恢、雍州刺史鱼玄明。丙午,诏司空、平昌公素和其奴、东阳公拓跋丕等讨道符。丁未,道符司马段太阳攻道符,斩之,传首京师。道符兄弟皆伏诛。

从谋反到被人砍头领功,共七日,合七曜、北斗之数。素和其奴与拓跋丕刚刚领军离开平城,便接到拓跋道符被杀,叛乱平息的消息,只好打道回府。

一个月后,皇帝拓跋弘的叔父济阴王小新成卒。拓跋弘不由叹气,拓跋道符、拓跋小新成,都才二十来岁,怎么就去了呢?不由心生悲恸,暗自伤神;随即察觉情绪不对,默念佛经,清洗心中阴翳。

轻叹、悲恸仅在一瞬间,精明剔透的群臣未抬头,也察觉到异常,心情随之低沉。

拓跋弘:

“陇西、上党(慕容白曜),青州沈文秀、冀州崔道固为土人所攻,遣使请举州内属,且请兵自救,如何回复?”

源贺:

“太后、皇上,青、冀各族势大,很不好对付。崔氏与刘氏、房氏相互婚嫁多年,都是亲戚,因为仇怨,崔道固都被攻打,何况吴兴沈文秀?东路军该上场了,上党公具体安排为佳!”

慕容白曜:

“太后、皇上,东路副将平东将军长孙陵、平南将军广陵公候奴穷奇带兵为先锋,前去增援。若顺利接收,冀、青、兖、徐平,则东路大军仅为后备,两万将卒足矣。”

拓跋弘:

“陇西,两万将卒是否足够?”

源贺:

“上党王所言不差,一万将卒屯驻碻磝以为诸州后备,五千屯驻历城镇冀州,五千屯驻东阳镇青州。”

辽西王府,常家家宴,常英笑容满面,说道:

“遍观满朝文武,睿智莫过独孤尼,百事不管只喝酒,竟然喝成司徒。佩服!佩服!”

常英如愿以偿,辞去太师、平尚书事,出为平州刺史,所以开心。常员出为荆州刺史(商洛地区),所以情绪不高:

“荆州尽是穷山、恶水、刁民,真不如金部尚书来得痛快!伯夫兄只顾自己腾达,就不愿为小弟说句话?”

常伯夫进爵范阳公,选部尚书依旧,算是常家唯一升迁之人。从脸色看,比常员还要低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