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请停下脚步(1 / 2)

晚饭过后,婆婆细说了经过,小电烤箱45元一个,木碳烤箱20块钱。大火腿肠2毛5分、小的1毛5分钱,商家建议可分别买5毛和3毛。至于细节,有点惊心动魄,幸好有机灵的小敏。

听完整个过程,兰香看着婆婆,难为情的靠了过去。是啊,识字不多的婆婆,在偌大的县城,东南西北都分不清。

婆媳两人商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一轮明月挂在空中,星星还在眨眼的时候,婆婆就送小敏到坐车路口,上学去了。

兰香没有睡懒觉,叫起睡梦中的陈三,收拾昨天没来得及整理的东西,腾出柜台的一端,摆起插电的烤箱。

又在地上,用石头垒起一个小平台,放上木碳烤箱。

忙完一切,已经有邻居拎着水桶去河边洗衣服。

兰香累得直不起腰。像一块渐渐消磨的石头,日复一日的工作仿佛是无尽的打磨,让她变得越来越光滑,越来越坚韧。

她没有停下,做饭,洗衣,不能耽误婆婆和陈三去干农活的时间。

有钱也卖不到粮食,粮票是稀有的,人人都知道,只有一家人能够自给自足,才能省出粮票,小敏读书才有保障。

但婆婆的毕竟年岁已高,依然要承担着繁重的农村劳作,想想婆婆早已佝偻的廋弱身体,她知道,给自己的时间不多,必须做出一些割舍。

开店就有营收,不泛缺钱的家庭,用粮票、布票来换些日用品。现在首要的就是守好小店,增加商品数量、规模,寻找另类的挣钱方式。这也是兰香爽快答应阿菊要求的原因之一。

裁缝的活计也只能在一切空隙时间里去捕捉,小百货、家务,一样都不能耽搁。

兰香盘算着、计划每一个细节。可能就是知识分子嘴中的“统筹安排”吧。

烤火腿肠开张的第一天,效果不是太理想,一天只开张11串,还是小款的,有一块多的利润,虽有兰香的预期有较大的差距,但也足够小敏一天的生活费。

想想,比卖针头线老的活要快的多。今天吃了,明天还想吃。婆媳2人还是比较激动。

兰香是闲不住的女人,或许是生活的艰辛,家庭的特殊情况,她每天都在围绕钱的思路上,琢磨如何增加收入。

这几年的改变,证明她是对的,她就是营销的天才。残疾又能怎么,谁也挡不住她发财致富的思想。

几年的生意,她总结出,只有女儿和孩子的钱最好赚,只要抓住她们,男人的消费就会顺势而来。

挤在大枫树下,愁眉苦脸,心不在焉。眼睛直勾勾的看着从面前走过的一群人,每个人都是肩挑手拿。

“兰香,她们要在你家买东西,你可就打发财了,成为我们村的大富婆酪。”

“是啊,兰香,你想想办法。”

“又不能抢,难道让兰香舞首卖骚吗?”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她没有理会,但是说到她的心坎上。她有个大胆的想法,必须得到婆婆的支持,虽然婆婆从没有反对过自己。

夜深人静,一家3口,吃着剩下卖不掉的烤肠,婆婆时而沉默,时而摇头,总是不理解兰香的荒唐想法。

拿出一块肥沃的土地,来换取大枫树背后那个只生杂草的小山坎。种不了菜,又建不了房。这样的好事,就是政府也不见得做吧。

但看到兰香笃定的眼神,婆婆只能无赖的点了点头。高兴的兰香在婆婆布满皱褶的脸上是狠狠的亲个不停。

“妈,这就叫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风儿失踪,我们为了他,要守好这个家,他总有一天会回来的。”

“你这丫头,哪有亲婆婆的。你看,我一脸的口水。”“是啊,我孙子肯定能回家的。”婆婆嘴上嫌弃,脸上确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想想陈风,她又哀声叹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