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庙算战争-攻占中原61(1 / 2)

就像大乾在关注着诸侯一样,诸侯也在关注着大乾。

得知大乾秋收收获颇丰的消息之后,诸侯便有了不好的预感,结果这预感果然化作了现实。

大乾刚一开始做战争准备,诸侯便得到了消息,毕竟,这么大的行动,是隐藏不了的。

现如今的诸侯虽然不会臣服于大乾,但也没有了抵抗大乾的勇气。

实在是战力不允许!

因此,得知了大乾开始战争准备的消息之后,诸侯便加快了迁徙的速度。

虽然大量的人口被南迁,对于大乾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但中原大量地主豪强的主动迁走,却是一个大好的消息。

因此,大乾对于中原的迁徙,是持有漠视的态度的,既没有阻止,也没有支持,就像是没看到一样。

而易飞则是想的更多。

作为未来人,他是知道江南的开发潜力的,那是比冀州还要富庶的地方,可想要开发江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其中人口迁移与故土难离便是一个很重要的矛盾。

若是等到大乾占据了中原之后再想办法吸引人口迁徙之事,那投入恐怕就太大了,如今诸侯帮忙将人口迁徙到南方去,易飞是乐见其成的。

战争不是纸面上的数据对比,但当纸面上的数据对比太过离谱的时候,战争其实是没有什么悬念的。

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逆天改命的能力的。

大乾粮草富足到足以在颗粒无收的情况下支撑治下百姓两年的生存,而中原诸侯治下却还在小规模的闹饥荒。

大乾有精锐士兵近五十万,甚至还有更大数量的、随时可以动员上战场的民兵后备队,而中原诸侯加在一起的兵力可能都凑不够三十万。

而且,诸侯手中现有的这些士兵一旦损失,想要重新招募新兵,恐怕就得拉壮丁了,毕竟,谁都看的出来诸侯大势已去。

大乾装备精良,五十万大军几乎人人披甲,还可以全部转为骑马步兵高速突袭。

而中原诸侯麾下的士兵能有一身款式一样的军装,就算是精锐了,至于马匹,除了并州骑兵,其它诸侯连一万骑兵的战马都凑不够。

弩箭、兵器、火炮等等,诸侯更是远远无法与大乾相比。

这样的情况下,大乾只要不是蠢猪,想失败都难,甚至仅仅与中原诸侯的士兵相互对峙,就能耗死对方。

当然,大乾的这些将领中确实没有多少凭借智慧可以光耀千古的人杰,但大乾上上下下的所有人,几乎都可以说一句战场经验丰富。

因此,现在的诸侯想要战胜大乾,在没有刘秀那种大魔导师能力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发生。

历史书上之所以记载了那么多以少胜多的战例,不是因为它是常态,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它的不合常理、不可复制性,这才被记录下来。

真正的战争,从来都是以多打少,以强胜弱!

在易飞的影响下,大乾虽然在攻占中原战争的庙算推演上毫无难度,但在实际行军的时候,仍然非常谨慎、步步为营。

因为越是推演的胜算满满,易飞越是感觉参谋监军们在插旗。

而且,易飞可是知道三国时期是一个将星闪耀、智谋之士多如牛毛的时代的。

大乾军若真是自大无脑,露出破绽,那是很可能被诸侯抓住机会从而来个以弱胜强的。

因此,庙算越是完美,易飞便越是担心,甚至这一次一改常态的来到了前线附近,亲自监督前军稳步推进,免得大乾也经历一次“赤壁之战”之类的,还要从头再来。

这一次诸侯是否在等着寻找破绽,易飞不知道,但大乾的战争却是很顺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