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大建设与关中变局44(1 / 2)

幽州前线的战事虽然还没有结束,但公孙瓒失去了外援之后,结局其实已经注定,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了。

随着秩序逐渐恢复,幽州后方的建设也就随之开始了。

占据了幽州之后,易飞终于可以给治下所有的百姓分田地了,同时,占据了幽州,也将彻底解决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就一直面对的粮食短缺问题。

幽州可耕种和开垦的土地,预估有一亿亩,其中存在一些已经撂荒甚至是已经退化为荒地的土地。

但整体来看,一亿亩耕地若是都能够耕种下去,平均一石的产量还是能够得到保证的。

当然,受限于人口、农具数量等,第一年的耕种面积肯定是达不到这个数据的,实际耕种能有一半,也就是五千万亩,就算是管理机构的大功劳了。

五千万石的粮食,对于即将彻底统治幽州,治下百姓即将达到七百余万的大乾,是不足的。

但若是算上鸟粪石以及水力设施带来的平均三倍产量,也就是一亿五千万石的粮食产量,就够了,甚至这将会彻底的改变大乾一直以来缺粮的问题。

当然,能够在春耕之前采挖多少鸟粪石,又能够修建多少的水力设施,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但只要丰收一年,粮食危机就算是度过去了,丰收两年,短期的战争基本就不需要考虑粮草问题了。

有了这个数据估算之后,分田地和开荒种田、采挖鸟粪石、修建水利设施等大生产活动,立刻就成为了仅次于幽州前线战事的头等大事。

整个大乾的力量也随之向着这个方向开始倾斜。

中原诸侯之间的战争,一开始还有些克制,但当大乾在幽州大搞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短时间内难以抽出手来之后,战争的形势便逐渐的失去了控制。

大诸侯开始有意识的兼并小诸侯,扩大自己的统治区域。

原本的十八路诸侯,在这个过程中快速的消亡,同时,伴随着诸多诸侯消亡的,还有士族的影响力。

在和平时期,掌握了大量资源和人脉关系的世家掌握着更大的主动权,但在战争时期,这种隐形的力量便开始消退,诸侯君主开始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在这个皇帝与世家共治天下的时代,出现这样相互争权的结果,并不是什么意外之事。

此时的朝廷本质其实就是世家的联合体,皇家只是更大的世家而已。

直到黄巢出世之后,这个格局才会发生改变。

当然,现在这个世界虽然还没有黄巢,但易飞所做的比之黄巢也不差多少了,唯一还差的就是“审判”的覆盖范围,但这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可即便易飞如今所做还没有覆盖整个天下,但士族的光环已经破了。

因此,诸侯获得了话语的主动权之后,为了获得更大的力量争霸天下,也为了对抗大乾?反正在诸侯逐渐掌权之后,世家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而对抗易飞的大乾,则是成为了诸侯们搜刮钱粮几乎一致的借口和理由。

就在这个中原诸侯混战成一片的时候,关中长安的局势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董卓从西凉崛起,也是有支持者的!

西凉的“武人集团”力量虽弱,但因为西凉的生存环境,让他们在面对中原士族的时候更加的团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