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屹立不倒!(1 / 2)

然而,大宝仍满脸忧虑,“赵哥,我知道你为我写的歌很适合,但我怕大众不喜欢,他们会不会觉得这是农民才会听的歌,就像那应老师说的那样?”

赵轩创作《兰花花》并非仅因适合大宝,而是相信它能赢得广泛喜爱。此刻,见大宝信心不足,他严肃地说:“那应老师的言论并不正确,我们国家就是由农民构成的,你怎么能看不起自己的根源?”

大宝连忙摇头否认,并解释自己只是害怕被误解。“我没有看不起农民,我的家族都是农民。我只是担心被别人轻视。”

赵轩拍拍大宝的肩,鼓励道:“对,你想被他人尊重,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即使那应认为这是农民的歌,又何妨?农民也有权利欣赏音乐,你要用歌声表达身为农民的自豪!”

经过赵轩的开导,大宝豁然开朗,握着麦克风的手也不再颤抖。他明白了:“赵老师,你说得对,我要为自己,也为农民而唱!”

大宝目光坚定,深深向赵轩鞠躬致谢:“谢谢赵老师,我明白了!”

看到大宝的眼神和表情变得自信,赵轩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事实上,大宝的高音无人能及,但他的短板在于民歌可能受众较少。然而,赵轩坚信,大宝的天赋不该被埋没。

他认为,民歌之所以不受待见,是因为许多人未曾真正接触。赵轩期待大宝的演唱能打破人们对民歌的传统认知,甚至推动民歌艺术的复兴。

带着这样的信念,赵轩从容地坐在座位上,享受着作为节目中炙手可热人物的瞩目。观众们早已迫不及待,比赛还未开始,赵围的喧闹声已经响起。

“赵哥,这次你又创作了什么样的神作?”

赵兄真是才子!我就是专程来聆听你的妙音的!

“赵兄,我对你心悦诚服!“

赵轩微笑着向观众席挥手致意,随后轻轻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嘈杂声才渐次平息。

他明白,无需回应观众的问题,唯有歌曲本身,才能揭示其深意。

轮到大宝登台了,对于许多歌手而言,首个登台的压力非同小可。

一方面,准备时间缩短,嗓音需迅速进入状态。

另一方面,观众尚未完全沉浸在比赛氛围中,可能需要歌曲的推进才能渐入佳境。

然而,赵轩对此却满怀期待。他认为,《兰花花》这首歌正适合作为开场曲!

配上大宝激昂的嗓音,这开场无疑能直击观众的心弦,让他们后续的比赛都难以转移注意力。

赵轩心中暗自盘算,最好观众在大宝演唱结束后仍沉浸其中,待其他人表演完毕才回过神,那样的效果才叫精彩绝伦。

此刻,主持人已结束广告,大宝即将登台。他的打扮朴素且具有地方特色,那是他们家乡的传统服饰。

观众们见状,脸上略显无趣。毕竟观众群体多以年轻人为主,民歌对他们而言,似乎只是老一辈的专属领域。

看到大宝准备演唱民歌,台下响起一片抱怨声。

“怎么会是民歌呢……”

“我期待的是赵轩的新作,不是这种老土的曲目!”

“谁会喜欢听这些啊!”

“这不是给老年人听的吗?!”

有人甚至对整场演出的期待值降到了冰点,“肯定是又无聊的老歌!”

赵轩耳中听着这些议论,但他毫不介怀。他对大宝和自己的作品充满信心。

大宝踏上舞台,深呼吸后,在无伴奏的背景下,清亮的嗓音如泉水涌出:

“青线线那个蓝线线———“

“蓝个莹莹地彩———“

这一瞬,所有纷扰瞬间消散,全场的目光聚焦于台上。

这声音仿佛能穿透心灵,唤醒昏昏欲睡的观众,让他们精神焕发!

大宝清唱结束后,传统唢呐的加入点燃了全场的热情,有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这就是传统艺术的力量!

观众们纷纷起身,全神贯注地欣赏大宝的表演,这是他们首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民歌的魅力!

原来民歌竟然如此动听!

大宝看到观众的热烈反应,激情也随之高涨,歌声越来越高昂,最后的高音几乎要冲破录制现场的穹顶!

曲终,所有的质疑都化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

赵轩也站起身,为大宝的精彩表现热烈鼓掌。这场表演,无疑是节目中最为璀璨的一章!

大宝望着满场的赞誉,泪水在眼眶打转。原来,民歌也能收获如此众多的热爱!

而此时,角落里的那应懊悔不已,当初因言语不慎,如今却陷入如此尴尬境地。

原本看到大宝穿着民歌装上台,那应心中满是轻蔑,认为民歌早已式微,只适合农民倾听。

然而,大宝一开口,那应便意识到自己的误解。这首歌虽是民谣,却并非乏味之作。

作为一名资深歌手,那应深知大众的喜好。大宝的第一声就告诉他,这首民歌定会赢得观众的喜爱。

果然,大宝演唱完毕,全场沸腾,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

望着眼前的场景,她回想起先前的言语。

面色顿时变得阴郁无比。

她深知,仅凭这首曲子,大宝便能在乐坛屹立不倒!

而自己,却因一时失言,如雪崩般滑向衰败!

思及至此,那应心中罕见地涌现一丝懊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