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调动工作(1 / 2)

不说白明川感慨了,贾冰他自己刚知道的时候也是一阵感慨,作为原西县柳岔公社贾家沟出来的文艺工作者,他知道当下农村环境的恶劣,要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文艺创作需要多么大的努力和毅力。(不,你不知道,对外挂狗来说,这太简单了!!!)

贾冰今天在省城一次文艺界的研讨会上,见到了《延河》总编,偶然间聊到最近黄原地区一些“新人”,总编说贾冰老家原西县出了一名“农民作家”写了一首感人肺腑的诗作,搞得贾冰本人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当总编拿出这个月末要发行的《延河》样刊,指给他看的时候,他大为震动。

“《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

“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他不自觉的朗读了出来,眼睛微微发红,一时间他感觉整个会场都安静了下来,仿佛都在安静的听着他朗读这首诗。

贾冰深受感动,确切的说有着敏感内心的文艺工作者们,在这一刻都深受感动,在时代的大洪流之下,这场浩劫之中,每个人都经历着各自的风雨,个中滋味只有体会过的人才知道。

在这样的浩劫之下,这位诗人依然选择了《热爱生命》,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最后这份样刊被在场的人都传阅了一遍,深受感动之余,也都免不了好奇此诗作者。

作者:“原西县石圪节公社赵东川”

大家都很诧异,这原西县是知道,石圪节公社他们却没听说过有哪位诗人在什么公社啊。

贾冰也是很迷糊,没听说过石圪节公社还有这号人物,他也经常回老家,没见到那个“后生”有这样的才华。

马上贾冰就给石圪节公社打电话,通过公社主任白明川了解到,原来是城里插队落户到石圪节公社双水村的一名知青。

这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知识青年中不乏有热爱诗歌的,而且也在这场浩劫中经历过苦难,这种经历才能酝酿出“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的精神升华。

于是贾冰马上和地区文化馆馆长做了汇报,馆长安排车让他一定要找到赵东川,慰问一下,同时看看能否做一些恰当的安排,不至于埋没人才。

司机开着车,一路马不停蹄赶到石圪节公社,再带上白明川,一路朝着双水村驶去。

等到了地方,已经是傍晚时分,此时村里正是集体收工的时候,大家一路惊奇的看着这个铁疙瘩进村,不知是那个大领导进村要视察工作。

听到村民报信的田书记马上从家里赶了过来,后面跟着他的狗腿子孙玉亭,以及早年受伤腿部有残疾的副书记金俊山。

“白主任,上面是有什么新指示么?有新指示我们去公社,开会传达给我们就成了,哪里用得着劳烦白主任亲自跑一趟”田福堂一脸笑容说道。

“田书记啊,这位是地区文化馆的贾老师,要找一下你们村的赵东川”白明川介绍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