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新任务(1 / 2)

赵东川回到家,用家里剩余不多的柴禾,烧了一壶热水,准备好好洗一洗。

今天在县城买了毛巾和脸盆,牙膏牙刷这些,还有喝茶的杯子,以及一盒龙井茶叶。

大件的自行车都买了,也不差这些零碎了。

端了一盆热水,赵东川就用毛巾给自己擦拭起来。

热乎乎的给自己洗过之后,赵东川换上了干净衣服,顿时感觉整个人清爽了许多,上炕,拿出包裹,看看父母寄过来的包裹都有啥了。

打开包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套书,书的封面写着《数理化自学丛书》,全套书有《代数》四册、《物理》四册、《化学》四册、《平面几何》两册、《立体几何》一册、《平面解析几何》一册、《三角》一册。

这一套书,是196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了。寄来的书有新有旧,甚至有一些书连封面都没有了,还好那些缺角,损毁的程度不影响整体阅读。有几本书,涂改了很多字迹,显然原主人已经用过,写了自己的计算,写上自己答案。

远方的父母,估计是废了很大功夫,才给凑齐的,虽然信里没提,但赵东川明显知道,这并不容易,特殊时期,很多书都没有在出版了。

包裹里还有一些厂里发的空白材料纸,还有一些笔,给他打草稿用的,真的是很细心。

除了这些,包裹里还有一个小信封装的50元纸币,纸币新旧参半,有1元,2元,还有几毛的面额,赵东川甚至能想象到当时父母给他凑钱凑数的场景,一时间赵东川被感动了,穿越过来他一直是以赵东川自居,没有把“赵卫东”的父母当成自己的父母,只是想着自己会尽一个儿子的责任。

此刻他却有了一丝改变,也许他应该更好的承担为人子的责任,原世他现在没机会,但在这个世界,他应该好好做到。

包裹的最下面是一套衣服,的确良面料做的衣服和裤子,看起来有9成新,估计是家里哪个亲戚家里送的。

赵东川把这些东西都收好,今天也不准备煮饭,就啃着门市店里买的馍馍,就准备看下《数理化自学丛书》。

赵东川翻了翻,就感觉他没找错书,这本书确实很好,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由浅入深,比《十万个为什么》还详细,与《新华字典》差不多严谨,其最大优点是例题多,还有精致的示意图和详细的数学推导,每单元后有本章提要,书后的练习题和复习题很多,还有答案,一些难题还附有解答提示。

赵东川从系统里取出“钢笔”,开始在纸张上抄写题目并且演算了起来,钢笔效果确实很神奇,他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题目的要点,很快赵东川就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当煤油灯变得昏暗之后他才停下笔。

这种高效的学习,确实让人沉迷,他现在已经把之前学过的很多东西从记忆中翻找了出来,而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不过该睡觉了,学无止境,不用急于求成。劳动之余,他每天抽出2小时来学习,几个月之后他就可以把这套书完整的吃透。

想到这赵东川就脱衣睡觉了,一夜无话。

第二天,赵东川起了个大早,趁着灶上煮着粥,练了会《五禽戏》,然后又把院子一角的土给翻了翻,准备种点瓜果蔬菜,之前跟孙少安说捯饬自留地的事,他可没忘,万一孙少安经过一看,啥都没搞,那可露馅了。

翻了会儿土,赵东川吃了早饭,时间差不多了,就去上工了。

此时在队里负责安排生产的是副队长田福高,孙少安还没回来,估计还在路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