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第二故乡 我回来了23(1 / 2)

公元1938年底,石门在冰城哈尔滨读完中学的全部课程,并以全科优异的成绩,考入冰城哈尔滨一所大学、商务管理专业。

石门:今年的春节放假回家,大叔安排自己和儿子小狍狍去接。

小狍狍说:爹。您说给驼子哥带上红鬃小马,咱们仨人一起骑马回来,还用带回驼子哥的行李吗?父亲说:不用。过完春节,你的驼子哥就进入大学学习,还在这坐冰城,一切都做好了安排。今年是毕业了,回来的早。我们父子俩要一路观景,去接你的驼子哥。爹带了不少银两,让你们小哥俩在哈尔滨转一转开一开眼界。

小狍狍:今年16岁了。已经长的和父亲一样、机智、勇敢,经常在父亲的带领下进行各种骑术训练。

红鬃小马:已满六龄。在小狍狍的陪伴和精心驯养下,不仅通人性、擅长跋涉、精力旺盛、性情温顺、和小狍狍形影不离、有着深厚的感情。

黑龙江这块广袤无垠的黑土地、江河交织、山峰起伏、沃野千里、风景如画。

石门在这块温暖的土地上,已生活成长达六年之久。那个在家乡和伙伴们捉麻雀、捞小蝌蚪的大山娃子,在第二故乡喝着龙江水长大成人。

这是一块多情的土地,这里的人们纯朴、善良、机智、勇敢、团结、友爱。

整整六年的光阴,石门在这里学会了骑马、射猎、围猎、自制火砂药,并以各科全优的成绩,考入哈尔滨一所著名国立大学。崭新的生活将翻开新的一页。

今年:是石门的毕业学年,早已和大叔约定最近来接。

大叔和小狍狍在这个北疆的寒冬、每人骑着一匹马、红鬃小马跟着在左右、不时跑前跑后、不时自己跑出去无踪无影、时而又跑回来跟在前后。父子悠悠地走在前往往哈尔滨的路上。小狗狗说:爹,几天能走到哈尔滨呢?

爹说:儿子,你已经长大了。爹想带你看看外边的世界,沿途带你转一转,到哈尔滨后,再带你和小驼子在哈尔滨主要街道,看一看楼房建筑的商贸大厦和纵横交错的马路。总之,想在那里看就在那里停下来。

爹又说:爹带的银俩不少,再给你和小驼子买一些稀罕的小物件。

小狍狍说:爹。给我买一个背包吧,把驼子哥送给我的书装进去。再去卖枪的商埔看看,我还想买一杆小型猎枪。好,爹全答应了。

父子俩骑着马,红鬃小马一路跟着。

这是一次浪漫之旅:白天骑马、野骑、观看地理风情。晚上宿店,有人给马喂草添加饲料。

黑龙江水亘古至今:养育着这一方人,捧一口甘甜的龙江水含在嘴里,就知道这是家乡的味道。起伏连绵的高山,就是人们心中的脊梁。黑龙江的冬季是一个冰封的季节,是一个休闲的季节。人们养精蓄锐,等待着来年春季蓄势待发。

小狍狍和父亲:在空旷无际的田野中,时而打马飞奔、时尔慢步游荡、时而停下来眺望远方。

真是我驻天地间,江山胸中装的一派景象。经过一路漫步、一路风景、父子俩来到世人瞩目的冰城哈尔滨。

放眼望去:这个在公元前200年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居住、原名阿勒锦、元代转音为哈尔滨的地方,灵动一方。中国的传统建筑和欧式建筑交相辉映。主街道人流川息,老式的汽车在人流中穿行,大型的冰雕矗立街头。

小狍狍说:爹。咱家的马怎么办,离学校还远吗?

爹说:快到了。咱先找一家旅店把马喂上。等着去学校接上小驼子,咱们一起吃饭。

最近:学校早已放假,同学们多数早已回家。石门知道大叔和狍弟这几天来接,每天都在学校大门口等候。

石门:站在学校的大门口、心潮汹涌、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五年过去了。

石门:站在学校的大门口,带着留恋与不舍。带着老师的期望,要知识救国。带着同学们的友谊,团结就是力量。

老师讲:自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日本鬼子侵占我东三省、倡狂挑畔、无恶不作、侵占我国土、掠夺我财富、杀害我同胞。

此时此刻,石门好想对父亲说:父亲,孩儿是有家回不去啊。

石门更想告诉:父亲。孩儿现在这读完了中学,明年进入国立大学学习,是像父亲期待的那样。要:有知识、有理想、有抱负。

孩儿在校的五年中: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各门学科成绩优异。父亲!孩儿在异地他乡生活的很好。孩儿,也是多么地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驼子哥!我和我爹来接你了!石门高声大喊:大叔、狍弟。大叔、狍弟、叔侄三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大叔说:走,带你们吃饭去。吃过中午饭,就带你们去购买一些你们二人喜欢的物品。然后,带你们去哈尔滨的大街小巷转一转。

下午:大叔带着两个孩子走进文具商店,给小哥俩每人购买了一个新背包。又走进猎枪商店,买了两只轻型猎枪,送给小哥俩每人一杆。接着走进一家服装店,给小哥俩每人买了一套服装。

石门说:大叔。我一直想给您买一顶狐狸皮皮帽,咱们去帽子专柜看一看吧。大叔说:好。石门站在柜台前,选了一款适合大叔戴的狐狸皮皮帽,递给大叔试戴。大叔说:行。就这顶吧。说着,大叔就去掏钱。石门说:大叔,我来付款,平时,我省吃俭用攒了几个钱。

第二天:

大叔说:带你们小哥俩去公园看一看、再去剧场看一场戏。大叔说:小驼子。假如你不在哈尔滨读书,我们可能一辈子也不来这个地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