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大都市(1 / 1)

虽然不是自己高考时中意的专业,在开学报到时虽然也有要调换专业的冲动,但大一下学期初夏时节学院因专业设置组织我们的一趟外出却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自己对专业的看法。按惯例吧,学院在大一下学期的开学初始组织年纪全体学生开展认识实习,旅馆管理专业的认识实习也就是外出旅游,我们的目的地时上海及周边,经过了多次宣传以及各种承诺书的轰炸后,我们额外交了认识实习的费用,在拿到体检合格报告后,学院安排了我们的具体行程。

2009年的上半年,济南到上海的高铁动车还没有开始运营,因为飞机的费用过高吧,学院当时安排了卧铺绿皮火车,整个年级学生包了一个半车厢,历经十七个小时,我们到了上海火车站。因是一路南下,路过和即将前往的城市都是比济南要更为发达的城市,且班级的同学大都是二三四县城市出来或前期仅接触过二三四线城市,路途中我们对于经过的每一个城市都非常关注。记得实在南京站的站台,因为停靠的时间比较长,虽老师有交代没有事情尽量不要下车,但抵不住兴奋的同学随着一两个大胆的同学的先下去而下去各种留念拍照,长方形的牌子写着醒目的南京二字,随即记不起具体的颜色,但留下的印记格外清晰。

具体的行程时长忘却了,只记得去了上海、苏州、杭州,游览的景区也大概有拙政园、留园、豫园、城隍庙、外滩、南京路、淮海路、外滩、寒山寺、紫陶馆、西塘、虎丘山等地,景区里有专业的导游,除此外,每一处环节都会加上指导老师补充认识实习应重视的点和内容。第一次的付费旅游,虽打着认识实习的名义,大都市夜晚的五彩斑斓和景区里的人头攒动,有了对农村生活、城市生活之外的第三种生活认知,休闲生活,只不过当时的认识认为生活层次的差距在短时间内无法跨越。像刚开始的参观不一样,在行程进入到后半段的时候,慢慢的我们开始意识到交通工具上的时间占据了行程内可支配时间的一半,虽有引导但也只能是走马观花式的浏览,住的酒店虽然档次级别很高,但却隔着市区都比较远,约到后面的事情约不清楚了,至于回到学校后有没有总结思考,对于学院的课业要求来说是没有变化的,对于自己对事物有怀疑、对疑问要探知的种子被种下。

关于上海的印象有几点是比较深刻的,人头攒动的城隍庙步行街上,满满的全是人,倒处充斥着由全国各地口音交织而成的叫卖声,聆琅满足的小商品加上仅仅挨临的各类商店,拥挤、人多、噪杂;穿过城隍庙的各类商店,随着导游七拐八拐来到豫园的门口,还没进园就看到由江泽民题字书写的赞词,虽没有太多的感触,但经导游的介绍,对游历来此的经历自豪感油然而生;与豫园隔着城隍面相对的是上海南京路,二楼阳台表演的歌声引来下面观众的阵阵喝彩,不时经过的观光小火车响起阵阵警铃,抬头望,上海顶级的四大酒店分布街道两侧;在最北侧,步行而至外滩,古老建筑的钟声及电视里已见到过的外白渡桥,随着黄浦江上那阵阵船鸣彰显着延续下来的繁华;扶着外滩上的栏杆,背后矗立的东方明珠和正在建设的建筑形象定格在彩色的照片中,记得有一张,望不到顶的高楼因当时的阴雨天气直入云霄。后来在此来上海,甚至在上海生活一年多的时间,但所见和所感的与第一次完全不同了。

认识实习的时间还是比较短的,景点多,又没多少准备,后半程应该是生理上比较累,情绪上比较伐。记得进入上海车站的时候,自己还是发着烧的,但不断暗示自己旅行费要花的物有所值之后,在火车上出了一身汗,下来之后的几天也没在在意。除了上海,有印象的就是西塘和虎丘山了。对于西塘,除了小桥流水和乌瓦白墙外,大抵是景区寺庙的缘故吧,记得有同学进去进香了,大几百元,而自己因为有了同学的前车之鉴,果断放弃参观,也是在西塘景区里,因为看到其他同学都买纸扇,自己也凑热闹买了一个,只是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自与他们手里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字对比起来就不是那个味道了。虎丘山园区应该是比较大的一个,大巴车停下后我们在景区里逛了好久,每个景点导游姐说一遍后带队老师要求我们也体验一遍,自己放弃了机会,记得对景区的红色石头格外感兴趣,因为从形象上看,感觉家乡山上的红色石头和景区里的一摸一样。

闪着耀眼亮光的高楼大厦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冲击,已听说但未体验的灯红酒绿也没引得起多少涟漪,但交叉的行程和无序的随机组合为同级同学的互相认识提供了机会,回来后的校园生活很快回归常态,但由此次旅游引发的对风景区的好奇则激起了自己进一步熟悉济南景区的好奇心,开始计划着筹谋着。不过大一时间的花费却是实实在在的超过自己的预期了,第一学期,离家时父母给了八千块,算上其他几位亲戚赛的红包,第二学期又拿了五千块,竟然最后不够花,如果要想实现自己的好奇和计划,向父母张嘴,感觉不应该,不向父母张嘴,生活马上受到影响了。由此,自己关于游玩的那些计划筹谋不得不暂时搁浅,只不过受不住的自己还是将那些无需花费的一个不拉的全部去体验了。

大一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自己的价值观,理想与现实总不会很匹配,现实带给自己的往往看起来很简单但实现起来很复杂,而理想却往往是想起来很简单实现起来复杂困难异常,一个主动与被动学习、生活、自我管理的改变,让站在分水岭上的人或早或晚的发觉着自己。虽然没有规划,最开始的想法也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改变,对生活的适应,对明天的到来越发的坦然,对认为不可不做的事也越发的愿意去尝试,至此对济南已有的认识又上升到了一个角度。

返回